滴滴车主如何做才不算违法
滴滴打车是合法的。
滴滴出行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2012年,滴滴出行在北京中关村诞生,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2014年5月20日,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滴滴打车”。2015年6月1日,滴滴快的推出的“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2015年6月,滴滴出行与交通委联合成立专门工作组。2015年7月6日,滴滴出行宣布在内测一个“合乘拼车”系统;7月12日,滴滴出行和西安航空飞行体验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推出一号专机;7月16日,滴滴巴士正式上线运营。给人民带来了许多方便;9月9日,“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全新LOGO,推出新版APP“滴滴出行”。同时滴滴快的完成了30亿美元的新融资,并首次公布了以中投和平安为代表的当轮融资投资方信息;10月15日阿里健康对外宣布,携手滴滴在四个城市推出医生上门的服务。2015年12月22日,北京交通大学与滴滴合作共建研究中心。2016年1月7日,广州市交委执法局联合公安部门联合对滴滴等6家网约车平台企业开展集中约谈;1月13日,滴滴出行与教育品牌“好未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但前提是来自正规租赁公司或者是正规劳务派遣司机的正规操作,否则依然是违法。不过和专车违法相比,其实还有6个现实问题,摆在滴滴、快的们面前。
专车那些逃不掉的红线。
1.没有发票。滴滴专车是不能直接提供发票的,如果乘客想要发票,滴滴打车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邮寄来快递给客户,而不能像出租车那样下车打票,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乘坐专车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外出公干,不能提供报销凭证,如果是在专车上丢失东西,也增加了找回的可能性。
2.用户信息有泄露风险。滴滴专车的每一单生意,从预约开始,司机的信息和打车人的信息就在滴滴公司的系统上做了备份——专车是哪位司机接送客人在滴滴公司内部的系统上一目了然。这样的好处是将用户和司机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对方,但作为提供信息的平台滴滴等公司,一旦遭遇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将会令所有的信息暴露,此前滴滴等公司并未对这些保护用户信息的服务单独做出表态。
3.专车司机无法被约束。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官方表示,与“专车”司机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专车”司机自己就承认,“专车”其实就是自己的私家车。一位“专车”司机甚至承认,他退休后比较清闲,就跟滴滴公司合作,签一份合作协议后,就把自家奥迪车变成了“专车”。滴滴公司会从专车司机的订单中抽取20%的提成。如果“专车”司机和乘客真遇到矛盾,乘客的利益并不能得到保障,此外专车司机因为大部分使用的是私家车,出现爽单等行为,滴滴专车们的约束力并不强。
4.“专车”安全性谁负责?如果专车如果遇到事故或者安全性问题,谁来负责?滴滴打车工作人员称,由于专车一般都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出现事故应该首先联系汽车租赁公司处理。但是另一方不这么看,多名专车司机称只是与滴滴公司签订合同,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专车司机表示,只能以“车”为单位来负责,专车一般也都有保险,负责赔偿;而滴滴一般不会承担安全责任。双方的表示,又将问题推向了对方。
此外,私家车主开着自己的车兼职“专车”,也很普遍。滴滴等的专车培训非常简单,私家车主又不像出租车司机那么专业,因此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肯定会提高很多。
5.政策风险一直存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类应用软件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是各地监管部门对电招平台的重重保护。曾经一度传出,某个城市计划要将滴滴打车等APP都接到当地监管部门的平台上去,现金流等也要都从该平台上走。而那样的流程将彻底从技术上扼杀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滴滴打车模式,当然,也就此破坏了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但这种政策性风险,一直伴随着专车,国内也并未有相关法律和规定,能够为专车服务的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障。
6.怎么应对垄断的出租车公司。专车服务的车辆需要是在正规出租车公司的汽车,但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来说,带来的冲击相当大。以北京出租车司机为例,每位出租车司机每月的车份钱超过5000元,而“专车”司机显然没有这部分支出。因此对于提供汽车的正规出租车公司,必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那部分收入被取消,而一般私家车因为没有运营资质问题,不能成为“专车”。这种供需双方的矛盾,成为专车在应对垄断和创新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此前,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6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管理规定里首次提出了鼓励和发展预约出租汽车。该规定虽然明确了预约出租汽车属于出租汽车范畴的定位,但还缺乏一些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因此这个过程任重道远。
滴滴车安全吗?
滴滴平台真的应该检讨自己,平台客服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顾客的安危,我来说一个我的真实事件,2019年8月24日23点半后,我从天津西站下车,利用钻石等级使用了优先通道,打到了一辆天津牌照的滴滴快车,刚上车,司机就开了两分钟,就把我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并且司机把手机放到了窗外(避免平台可以听我们的通话录音),并态度很恶劣的跟我说,让我快速下车,当时没有路灯,道路两边都是杂草丛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根本打不到另外的车辆,司机还坚持让我下车,态度非常的蛮横,根本不考虑顾客的生命安全,这种地方,顾客安全受到威胁!!!最后,我还是让媳妇开车接我回家,哎,给滴滴平台客服打电话,客户认为这个不是安全隐患,只是司机态度问题,这样的客服,这样的平台,对待司机的道德问题,认为这是司机问题,难道平台不应该有监管责任吗??对待这样的事件,难道出现杀人,强奸或者伤人才是安全事件吗??难道滴滴平台就是这样对待顾客的,投诉也是这样给予客户回复吗??滴滴现在太差了!!!
黑客入侵广州滴滴出租车系统!?
一般来讲都是社工得到、或者直接都是弱口令。渗透拿到后台地址。弱口令进去。
滴滴打车是违法的吗?
中央一级称:这是新事物,正在调研,因此未定性。总的来说,如果提供的是专车服务,大部分地方是允许的。但上海、山东淄博等地不允许!
一、各地的交通委态度不一,多在观望,有的直接认定是违法。
1、上海市交通委对“滴滴专车是否属于黑车”明确表态,称其为黑车且营运不合法。
2、山东淄博作为首个叫停滴滴专车的城市,其依据是:根据《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客运经营企业不得实行挂靠经营。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解释,即使是合法的租赁车辆,也只能从事租赁服务(不提供驾驶员服务),而不能从事常规的客运出租经营业务。
3、南京查处了首辆非法营运“滴滴专车”。江苏规定:私家车、挂靠车不可以加入专车服务,信息平台不得为私家车、挂靠车等非租赁企业所属车辆提供信息服务。
4、沈阳市交通局也明确表示,部分客运车辆租赁企业与私家车主借助“滴滴打车”等手机软件平台,在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以提供“专车”或“商务租车”服务为名,从事非法营运活动,将依法对这一违法现象开展专项整治。
二、交通部也有表态: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表示,总体上看来网上预约用车的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的需求,推动市场资源的配置,缓解打车难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交通运输部将进行调研。
三、滴滴打车:仅跟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签约,从不跟私家车签约合作。
滴滴打车表示,“专车”其实是商务车,虽然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私家车无异,但属于汽车租赁公司,不在马路上巡游,只能通过电话或软件召车,提供点对点服务。是由企业自主运营,司机作为劳务公司员工,仅提供驾驶服务,交通部门负责发放营运证,并进行监管。
那就是说,判定专车是否违规,在于专车平台上是否有私家车挂靠到了租赁公司。
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都声称与租赁公司合作,但是其平台上仍不乏挂靠到租赁公司的私家车,与宣传的“租赁公司提供车辆、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不符。本来就是新事物,还想违规打擦边球,直接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中央的大背景是支持的,中央强调互联网+,鼓励创新创业。因此,部分地区对专车的误会,其实只是重申私家车不得进行非法运营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否认商务专车的模式。大部分地方的政策事实上已经肯定了移动互联网平台商务专车模式的合法性。
滴滴打车合法吗
这个问题基本上算盖棺定论了,专车不算违法,但前提是来自正规租赁公司或者是正规劳务派遣司机的正规操作,否则依然是违法。不过和专车违法相比,其实还有6个现实问题,摆在滴滴、快的们面前。
专车那些逃不掉的红线
1.没有发票。滴滴专车是不能直接提供发票的,如果乘客想要发票,滴滴打车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邮寄来快递给客户,而不能像出租车那样下车打票,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乘坐专车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外出公干,不能提供报销凭证,如果是在专车上丢失东西,也增加了找回的可能性。
2.用户信息有泄露风险。滴滴专车的每一单生意,从预约开始,司机的信息和打车人的信息就在滴滴公司的系统上做了备份——专车是哪位司机接送客人在滴滴公司内部的系统上一目了然。这样的好处是将用户和司机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对方,但作为提供信息的平台滴滴等公司,一旦遭遇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将会令所有的信息暴露,此前滴滴等公司并未对这些保护用户信息的服务单独做出表态。
3.专车司机无法被约束。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官方表示,与“专车”司机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专车”司机自己就承认,“专车”其实就是自己的私家车。一位“专车”司机甚至承认,他退休后比较清闲,就跟滴滴公司合作,签一份合作协议后,就把自家奥迪车变成了“专车”。滴滴公司会从专车司机的订单中抽取20%的提成。如果“专车”司机和乘客真遇到矛盾,乘客的利益并不能得到保障,此外专车司机因为大部分使用的是私家车,出现爽单等行为,滴滴专车们的约束力并不强。
4.“专车”安全性谁负责?如果专车如果遇到事故或者安全性问题,谁来负责?滴滴打车工作人员称,由于专车一般都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出现事故应该首先联系汽车租赁公司处理。但是另一方不这么看,多名专车司机称只是与滴滴公司签订合同,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专车司机表示,只能以“车”为单位来负责,专车一般也都有保险,负责赔偿;而滴滴一般不会承担安全责任。双方的表示,又将问题推向了对方。
此外,私家车主开着自己的车兼职“专车”,也很普遍。滴滴等的专车培训非常简单,私家车主又不像出租车司机那么专业,因此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肯定会提高很多。
5.政策风险一直存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类应用软件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是各地监管部门对电招平台的重重保护。曾经一度传出,某个城市计划要将滴滴打车等APP都接到当地监管部门的平台上去,现金流等也要都从该平台上走。而那样的流程将彻底从技术上扼杀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滴滴打车模式,当然,也就此破坏了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但这种政策性风险,一直伴随着专车,国内也并未有相关法律和规定,能够为专车服务的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障。
6.怎么应对垄断的出租车公司。专车服务的车辆需要是在正规出租车公司的汽车,但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来说,带来的冲击相当大。以北京出租车司机为例,每位出租车司机每月的车份钱超过5000元,而“专车”司机显然没有这部分支出。因此对于提供汽车的正规出租车公司,必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那部分收入被取消,而一般私家车因为没有运营资质问题,不能成为“专车”。这种供需双方的矛盾,成为专车在应对垄断和创新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此前,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6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管理规定里首次提出了鼓励和发展预约出租汽车。该规定虽然明确了预约出租汽车属于出租汽车范畴的定位,但还缺乏一些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因此这个过程任重道远。
现在滴滴打车合法了吗
您好:
滴滴打车是合法的。
滴滴出行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2012年,滴滴出行在北京中关村诞生,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2014年5月20日,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滴滴打车”。2015年6月1日,滴滴快的推出的“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2015年6月,滴滴出行与交通委联合成立专门工作组。2015年7月6日,滴滴出行宣布在内测一个“合乘拼车”系统;7月12日,滴滴出行和西安航空飞行体验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推出一号专机;7月16日,滴滴巴士正式上线运营。给人民带来了许多方便;9月9日,“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全新LOGO,推出新版APP“滴滴出行”。同时滴滴快的完成了30亿美元的新融资,并首次公布了以中投和平安为代表的当轮融资投资方信息;10月15日阿里健康对外宣布,携手滴滴在四个城市推出医生上门的服务。2015年12月22日,北京交通大学与滴滴合作共建研究中心。2016年1月7日,广州市交委执法局联合公安部门联合对滴滴等6家网约车平台企业开展集中约谈;1月13日,滴滴出行与教育品牌“好未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但前提是来自正规租赁公司或者是正规劳务派遣司机的正规操作,否则依然是违法。不过和专车违法相比,其实还有6个现实问题,摆在滴滴、快的们面前。
专车那些逃不掉的红线。
1.没有发票。滴滴专车是不能直接提供发票的,如果乘客想要发票,滴滴打车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邮寄来快递给客户,而不能像出租车那样下车打票,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乘坐专车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外出公干,不能提供报销凭证,如果是在专车上丢失东西,也增加了找回的可能性。
2.用户信息有泄露风险。滴滴专车的每一单生意,从预约开始,司机的信息和打车人的信息就在滴滴公司的系统上做了备份——专车是哪位司机接送客人在滴滴公司内部的系统上一目了然。这样的好处是将用户和司机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对方,但作为提供信息的平台滴滴等公司,一旦遭遇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将会令所有的信息暴露,此前滴滴等公司并未对这些保护用户信息的服务单独做出表态。
3.专车司机无法被约束。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官方表示,与“专车”司机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专车”司机自己就承认,“专车”其实就是自己的私家车。一位“专车”司机甚至承认,他退休后比较清闲,就跟滴滴公司合作,签一份合作协议后,就把自家奥迪车变成了“专车”。滴滴公司会从专车司机的订单中抽取20%的提成。如果“专车”司机和乘客真遇到矛盾,乘客的利益并不能得到保障,此外专车司机因为大部分使用的是私家车,出现爽单等行为,滴滴专车们的约束力并不强。
4.“专车”安全性谁负责?如果专车如果遇到事故或者安全性问题,谁来负责?滴滴打车工作人员称,由于专车一般都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出现事故应该首先联系汽车租赁公司处理。但是另一方不这么看,多名专车司机称只是与滴滴公司签订合同,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专车司机表示,只能以“车”为单位来负责,专车一般也都有保险,负责赔偿;而滴滴一般不会承担安全责任。双方的表示,又将问题推向了对方。
此外,私家车主开着自己的车兼职“专车”,也很普遍。滴滴等的专车培训非常简单,私家车主又不像出租车司机那么专业,因此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肯定会提高很多。
5.政策风险一直存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类应用软件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是各地监管部门对电招平台的重重保护。曾经一度传出,某个城市计划要将滴滴打车等APP都接到当地监管部门的平台上去,现金流等也要都从该平台上走。而那样的流程将彻底从技术上扼杀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滴滴打车模式,当然,也就此破坏了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但这种政策性风险,一直伴随着专车,国内也并未有相关法律和规定,能够为专车服务的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障。
6.怎么应对垄断的出租车公司。专车服务的车辆需要是在正规出租车公司的汽车,但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来说,带来的冲击相当大。以北京出租车司机为例,每位出租车司机每月的车份钱超过5000元,而“专车”司机显然没有这部分支出。因此对于提供汽车的正规出租车公司,必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那部分收入被取消,而一般私家车因为没有运营资质问题,不能成为“专车”。这种供需双方的矛盾,成为专车在应对垄断和创新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此前,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6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管理规定里首次提出了鼓励和发展预约出租汽车。该规定虽然明确了预约出租汽车属于出租汽车范畴的定位,但还缺乏一些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因此这个过程任重道远。
滴滴打车安全吗 是法律允许的吗
这个问题基本上算盖棺定论了,专车不算违法,但前提是来自正规租赁公司或者是正规劳务派遣司机的正规操作,否则依然是违法。不过和专车违法相比,其实还有6个现实问题,摆在滴滴、快的们面前。
专车那些逃不掉的红线
1.没有发票。滴滴专车是不能直接提供发票的,如果乘客想要发票,滴滴打车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邮寄来快递给客户,而不能像出租车那样下车打票,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乘坐专车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外出公干,不能提供报销凭证,如果是在专车上丢失东西,也增加了找回的可能性。
2.用户信息有泄露风险。滴滴专车的每一单生意,从预约开始,司机的信息和打车人的信息就在滴滴公司的系统上做了备份——专车是哪位司机接送客人在滴滴公司内部的系统上一目了然。这样的好处是将用户和司机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对方,但作为提供信息的平台滴滴等公司,一旦遭遇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将会令所有的信息暴露,此前滴滴等公司并未对这些保护用户信息的服务单独做出表态。
3.专车司机无法被约束。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官方表示,与“专车”司机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专车”司机自己就承认,“专车”其实就是自己的私家车。一位“专车”司机甚至承认,他退休后比较清闲,就跟滴滴公司合作,签一份合作协议后,就把自家奥迪车变成了“专车”。滴滴公司会从专车司机的订单中抽取20%的提成。如果“专车”司机和乘客真遇到矛盾,乘客的利益并不能得到保障,此外专车司机因为大部分使用的是私家车,出现爽单等行为,滴滴专车们的约束力并不强。
4.“专车”安全性谁负责?如果专车如果遇到事故或者安全性问题,谁来负责?滴滴打车工作人员称,由于专车一般都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出现事故应该首先联系汽车租赁公司处理。但是另一方不这么看,多名专车司机称只是与滴滴公司签订合同,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专车司机表示,只能以“车”为单位来负责,专车一般也都有保险,负责赔偿;而滴滴一般不会承担安全责任。双方的表示,又将问题推向了对方。
此外,私家车主开着自己的车兼职“专车”,也很普遍。滴滴等的专车培训非常简单,私家车主又不像出租车司机那么专业,因此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肯定会提高很多。
5.政策风险一直存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类应用软件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是各地监管部门对电招平台的重重保护。曾经一度传出,某个城市计划要将滴滴打车等APP都接到当地监管部门的平台上去,现金流等也要都从该平台上走。而那样的流程将彻底从技术上扼杀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滴滴打车模式,当然,也就此破坏了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但这种政策性风险,一直伴随着专车,国内也并未有相关法律和规定,能够为专车服务的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障。
6.怎么应对垄断的出租车公司。专车服务的车辆需要是在正规出租车公司的汽车,但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来说,带来的冲击相当大。以北京出租车司机为例,每位出租车司机每月的车份钱超过5000元,而“专车”司机显然没有这部分支出。因此对于提供汽车的正规出租车公司,必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那部分收入被取消,而一般私家车因为没有运营资质问题,不能成为“专车”。这种供需双方的矛盾,成为专车在应对垄断和创新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此前,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6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管理规定里首次提出了鼓励和发展预约出租汽车。该规定虽然明确了预约出租汽车属于出租汽车范畴的定位,但还缺乏一些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因此这个过程任重道远。
滴滴打车合不合法?
合法的。
这个问题基本上算盖棺定论了,专车不算违法,但前提是来自正规租赁公司或者是正规劳务派遣司机的正规操作,否则依然是违法。不过和专车违法相比,其实还有6个现实问题,摆在滴滴、快的们面前。
1.没有发票。滴滴专车是不能直接提供发票的,如果乘客想要发票,滴滴打车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邮寄来快递给客户,而不能像出租车那样下车打票,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乘坐专车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外出公干,不能提供报销凭证,如果是在专车上丢失东西,也增加了找回的可能性。
2.用户信息有泄露风险。滴滴专车的每一单生意,从预约开始,司机的信息和打车人的信息就在滴滴公司的系统上做了备份——专车是哪位司机接送客人在滴滴公司内部的系统上一目了然。这样的好处是将用户和司机的信息直接提供给对方,但作为提供信息的平台滴滴等公司,一旦遭遇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将会令所有的信息暴露,此前滴滴等公司并未对这些保护用户信息的服务单独做出表态。
3.专车司机无法被约束。虽然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官方表示,与“专车”司机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专车”司机自己就承认,“专车”其实就是自己的私家车。
4.“专车”安全性谁负责?如果专车如果遇到事故或者安全性问题,谁来负责?滴滴打车工作人员称,由于专车一般都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出现事故应该首先联系汽车租赁公司处理。
5.政策风险一直存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类应用软件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是各地监管部门对电招平台的重重保护。
6.怎么应对垄断的出租车公司。专车服务的车辆需要是在正规出租车公司的汽车,但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来说,带来的冲击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