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行为金融学 | 前景理论之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 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效应的概念由特沃斯基和卡尼曼于1981年首次提出。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进行了一次调查。假设美国正准备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所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卡尼曼发现,在这个框架下回答问题的人,72%的人会选择方案A。属于风险规避性。
结果78%的人选择了方案D,他们更愿意赌一赌,而不愿意接受400人死亡。
但实质上情景一和二中的方案都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一下描述方式而已。但也正是由于这小小的语言形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的认知参照点发生了改变, 由情景一的“收益”心态到情景二的“损失”心态 。即是以死亡还是救活作为参照点,使得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救活看作是收益,死亡看作是损失。
不同的参照点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面临收益时人们会小心翼翼选择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人们甘愿冒风险倾向风险偏好 。因此,在第一种情况下表现为风险规避。第二种情况则倾向于风险寻求。
亚洲疾病问题的例子很清楚地说明了框架效应的道理:相同的客观问题,通过变换框架,将得到可预知的不同结果。
解释框架效应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3类:前景理论、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
研究发现,不同的材料要素(概率、数据、任务等)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框架效应。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后面的一种情况下的损失显然更大。可实验的结果显示,人们觉得在前面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万美元,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人们觉得联合国只需要支援1000万美元。这就是问题的框架设计中材料数据不同,导致的决策偏误。
认知需求(NC)就是个体乐于进行思考的倾向。就是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表明NC是一个稳定的人格变量,NC得分高会对书面信息给与更多的思考、分析,更深入地搜索信息,并且较少地注意表面线索,研究证明了NC高的人比NC低的人表现出较少的框架效应。
研究表明数学能力与框架效应之间存在关系,数学能力高的人比数学能力低的人较少地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如:医生、科学家、经济学家、金融家,虽然有时也受框架效应的影响,但受影响程度明显要比一般人群小。
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容易受到语言框架的影响,表现出比年轻人更强烈的框架效应。女性也更容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情绪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不同的框架会影响不同的情绪,消极框架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框架产生积极情绪,情绪进而影响决策结果。
风险寻求、风险中立、风险规避三种不同风险态度的人对框架效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框架效应对我们每一个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框架效应的正面影响,同时针对框架效应的负面影响也要规避,如何规避负面影响呢?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去识别别人的框架问题,例如: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还要分析自己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风险偏好以及性格,才能帮助我们识别并降低框架效应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要善于使用框架效应的正面影响,让工作和生活更美好。
框架效应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 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人的 非理性特征 ,人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总是会倾向于 规避风险 的选项,即使各个选项之间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但仍然会倾向于选择 获得利益 的选项。
具体示例
情景一:如果一笔生意可以稳赚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赚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赚。
情景二:如果一笔生意要稳赔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
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而在第二种情况下87%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的那笔生意,表现为对风险的寻求。
框架效应对我们每一个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框架效应的正面影响,同时针对框架效应的负面影响也要规避。
当我们需要对将好的消息传达给别人时,我们使用正面框架;当需要将面临的风险作为重点时,则使用负面框架。虽然可能两个框架的结果相同,但通过框架响应将事情的侧重点根据不同的人做一定程度的放大,也会使对方更加的理解和忍痛。
虽然框架效应并不能完全的决定一个事情的最终决策,但在生活中,还是会为我们提供不小帮助,合理运用也能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的如鱼得水。
心理学上著名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
一位妈妈对孩子说:“宝贝,再看5分钟电视,就要去写做作业哦。”
孩子说:“不嘛,妈妈,我再多看一会好不好?”
妈妈说:“宝贝,那妈妈就允许你再看300秒。”
孩子欣然地同意了。
大家都知道,5分钟和300秒是同样的概念,可换不同的方式表达,结果也会不一样。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表述方式会影响人们做出不同的抉择。
就比如,最近发生的东航坠机事故。我一个朋友看了新闻之后,吓坏了。他本打算坐第二天的飞机到西安,结果当晚就退了机票,改坐高铁。
后来我跟他说,尽量少看那些负面新闻,虽然飞机会出事故,但还是有很多人整天飞来飞去。而且航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低,相比于交通事故,航空事故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
听完我的回答后,他退了高铁票,订了飞机票。
朋友小A是个数学家,他对概率学极其精通。每次下班回家路过彩票店时,看到里面排着队买彩票的人,他都嗤之以鼻,并且在心里咒骂到:这些人真是没脑子,彩票中奖的概率比你在街上被车撞的概率还要低,真是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呢?
后来他听了一个 财经 学家的分享,那个 财经 学家说财产这样分配才合理:
一笔用来支付日常开支;一笔用来储蓄;一笔用来购物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剩下的一笔用去买一个概率极低,但收益巨大的产品,就比如,买彩票。
小A感觉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也成了一位彩民。
所以,这个“框架”无论有多大,它的作用就是把人们的思维“框”在一个它所给出的范围里,进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当然,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合理地利用好这一效应,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个朋友喜欢豪车,自己的资金也很充裕,但就是下定不了决心买一辆豪车。
这时,你就可以跟他说:“虽然一辆豪车价值100万,但是如果以公司的名义购物,可以抵税,一下子就省了二三十万。
而且开辆豪车出门,你还愁没生意吗,随便签几个大单就回本了。”
我相信这个朋友会开开心心地给自己买辆豪车。
虽然框架效应在生活中的多个方面都有作用,但一定要用于正规途径,切不能以损害别人利益为代价。
每天一个心理学——02.框架效应
什么是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我们对于同一个概念,会有不同的答复,而我们的答复取决于选项的框架。这一概念最早由tversky和kahneman于1981年首次提出。
举个例子,请你对下列场景做个决策。
场景一:有一笔生意可以稳赚800美元,而另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可以赚1000美元,但也有15%可能分文不赚。
场景二:有一笔生意要稳赔800美元,而另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会赔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赔。
你会怎么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场景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而在第二个场景下,87%的人倾向于选择“85%的可能会赔1000美元的选项”。
决策者往往会按照中性的参照点来做出决定,在场景一中,人们的参照点是分文不赚为参照点来规避风险;而在第二个场景下,人们以15%的可能不赔钱来作为参照点做出选择。
这么说是不是还有点晕?
没事,我再举个例子。
电视广告上,如果我们打出“这款汉堡80%不含脂肪”与我们打出“这款汉堡含有20%的脂肪”,你觉得哪个广告语会使得这个汉堡的销量好呢?
显而易见是前者对吧。
因为在前者,我们的关注点是“不含脂肪”,就会认为它是健康的。
但是在后者,我们的关注点是“含有脂肪”,我们会认为它是有害的。
这就是我们决策中,常常会受潜意识中“框架效应”的影响。
是不是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