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当前形势下我国防震减灾该怎么做
- 2、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呢
- 3、如何处理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几个关系
- 4、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 5、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 6、如何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当前形势下我国防震减灾该怎么做
新形势下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要注意以下几条:
第一,以社区为本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将动员群众普遍参与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手段和具体指标,只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减灾工作中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二,引入社工驻点服务,积极发展社区自组织,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公共活动,比如成立社区自救响应队、老年减灾宣传队、青少年防震宣传队等社区自组织,由专业社工驻点服务这些社区自组织加强自身学习、团队建设,并深入千家万户做家庭预案、家庭风险排查,动员并组织社区应急演练;
第三,充分利用自媒体方式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比如防震减灾相关APP、微信订阅号、微信群、朋友圈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动员、宣传防震减灾工作。
总之,自下而上的开展社区为本的防震减灾工作是新形势下工作的重点。
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呢
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如何处理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几个关系
2006年4月15日,中国地震局陈建民局长一行莅临广西自治区地震局检查防震减灾工作时,首次提出了防震减灾工作“3+1”体系建设,即在加强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是一个新的思路,既清晰又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既阐明了“3+1”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又阐明了“3+1”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理解和落实这一新思路,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要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3+1”体系建设,我认为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3+1”体系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系
防震减灾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3+1”体系建设是防震减灾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认清并处理好“3+1”体系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系,有利于明确防震减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位置。这是考虑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3+1”体系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融入整体之中,承担整体赋予的职责和功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局部自身也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对防震减灾作出了科学的定位:“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握住了这一地位,也就找准了“3+1”体系建设在国家建设大局中的位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可以说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欣逢盛世;而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国家又赋予防震减灾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任务,显示了“防震减灾,造福人民”的任务更加急迫,防震减灾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更重的责任,作出更多的贡献。
做好“3+1”体系建设,意味着国家建设大局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正由过去单一的重点防御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转移。对防震减灾工作要求的重大转变,正推动着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方向的历史性转变,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步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也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做好“3+1”体系建设,意味着防震减灾工作承担的历史责任更加重大。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一是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按照《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的要求,建设好各级、各类现代化地震监测台网,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近海海域及周边地区地震事件进行有效监测;二是努力提高地震预报和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水平。落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的震情跟踪措施。坚持专业地震队伍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科学家预测和政府应急管理风险决策相结合,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制定规范的信息发布办法,逐步向社会发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判定信息,使群众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震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御对策措施。震灾发生后,要及时、快速地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研究制定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即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在地震多发区的乡(镇)设置防震减灾助理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展地下水、气体、动植物、气象气候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和完善宣传网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五是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与监督。六是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我国超过80%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状况,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七是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重视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加强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加强应急培训,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检验反应能力,使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实用,增强综合防御能力。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临震不乱,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八是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因地制宜组建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充分依靠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发展救援志愿者队伍,壮大地震灾害救助力量。国家级地震救援队,积极参与国际性地震救援工作。
二、“3+1”体系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体系支撑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首先,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依赖地震监测技术的现代化,依赖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的现代化,依赖地震预报技术的创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取得很大进展。通过地震监测技术的现代化,以及采用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省、市三级管理的,专业与群测、微观与宏观、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同时用于地震监测预报与科学研究的,多方法、多手段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了长、中、短、临相结合,多路探索,综合分析的经验性地震预报方法,提出了多种强震孕育演化理论模型。实践证明,地震监测技术的现代化和地震预报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同时,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也为地震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
其次,震灾预防体系建设依赖地震区划技术的发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的现代化,依赖抗震设防标准的制定和抗震技术的创新。震害防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离不开科技支撑。 “十五”期间,我国地震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布实施了10项地震国家标准和20项地震行业标准,涉及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各个领域。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为代表的一系列地震标准,为规范防震减灾相关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地震台站建设、仪器设备技术要求、数据信息编码格式等方面制定的技术标准,为“十五”重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降低了管理成本和技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协调沟通难度,使管理工作和技术过程更加合理、规范、科学、经济。在地震现场工作方面制定的技术标准,规范了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灾害调查工作,使灾害调查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调查结果更具权威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抗震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对滞后。因此,只有通过抗震技术的创新,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三,应急救援体系涉及到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和搜救技术的创新。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和搜救技术是应急救援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和搜救技术科技含量高,需要不断地加于创新。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在国家公共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地位。目前,我国正在以“及时、有序、高效”为目标,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很高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和搜救技术,需要技术创新。
三、“3+1”体系建设与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关系
坚定不移地加强地震基础和应用研究,立足以科技创新,带动防震减灾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大家知道,地震预报是当今科技难题之一,震害防御和紧急救援也存在很多科学难题,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加强地震基础和应用研究,是发展防震减灾事业的根本之所在。任何事业的发展,无一例外地都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无所谓发展,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加强地震基础和应用研究必须着眼于创新,在创新上狠下功夫。无论是地震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是十分艰难的,都会经历曲折、漫长的过程,甚至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的,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方能解决,所以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加强地震基础和应用研究对防震减灾工作而言,有其特别的重要性。
地震科学涉及众多学科,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尤其是地震预报这一世界科学难题,目前正处于探索攻关的阶段。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地震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保证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做到基础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开发有机结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努力提升防震减灾的能力与水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防震减灾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相对来说,地震科技理论的创新研究和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显得薄弱,进展比人们预期得要缓慢。进入21世纪,我们科学制定地震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进一步加强地震基础理论的研究,选准一批带有战略方向的前沿课题,如开展“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地震工程新理论、城市活动断层、水库诱发地震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并建立相应的重点实验室,力求在某些方面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为此,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研究所主要搞基础研究,各省、市、自治区地震部门应当重点开展地震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研制先进的地震监测仪器,努力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总之,只有紧紧围绕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科学统筹长远规划与近期工作,充分兼顾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合理整合资源,才能不断加快地震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为防震减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撑。
四、推进“3+1”体系建设与促进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发展防震减灾事业同样如此。应处理好推进“3+1”体系建设与促进人的发展的关系,彰显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坚决维护地震人的物质利益。物质利益原则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事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发展防震减灾事业中,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需求放在首位,以社会对防震减灾的需求为依据来确定和调整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坚决维护地震人特别是广大基层职工的根本利益。
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地震人的科学理念和技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的大发展,需要提高全体地震人的素质,需要大批优秀人才。要树立人才兴“防震减灾”观,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为有志之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要高度重视广大地震人的技能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进一步健全农村地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摸清农村地区自然灾害隐患底数,建强乡村应急人员队伍,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断增强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能力。主要措施如下:
1.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开展农村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将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融入具体的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行动中,着眼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大局,推进农村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围绕农村自然灾害防治的短板和瓶颈,明确农村防灾减灾救灾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专项工程、考核指标,探索建立农村地区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农村自建房屋选址及建设标准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留存的应拆未拆老旧房屋的拆除治理,加强村庄规划建设中的重大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控,强化村庄规划中空间格局、生产生活方式布局与公共安全底线的统筹协调,加强农村小型防灾抗灾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投入,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政策指引。
2.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增强农村地区灾害风险防范治理能力。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和评估成果为基础,建设全国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救灾数据库,掌握房屋、道路、公共服务系统等承灾体分布情况,各类灾害隐患分布情况,客观认识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针对地震、山洪地质灾害等突发性极端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的灾害,继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临坡切坡建房点的监测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大灾害立体监测设备和预警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监控密度,确保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全覆盖。针对不同区域灾害特点和救援救助需求,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乡村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明确必储物资和扩展储备物资,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储备小型专业抢险救援装备以及发电、照明、通信应急设备,增强乡村灾害先期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
3.建强乡村应急人员队伍,夯实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理顺乡级应急管理职责,健全农村地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夯实乡级应急管理机构,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配备基本办公设施,在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业务指导下,统筹负责辖区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应急能力建设,依托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组织网上专题培训班、编制实用性强的基层干部应急手册、建设基层应急服务平台等方式,切实提升乡村两级干部队伍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本领。
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国家地震局出台有抗震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国家减灾委出台有国家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可以参照这两个标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核心是落实到人和组织,做好预案和演练
如何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一、加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力度,增强灾害防御能力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思路,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和群防群控,着力提高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实施好这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就会有效防范重大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要抢抓机遇,在抓好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关系民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一是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要把土坯房改造纳入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山区农村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山区农民居住的土坯房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山区农民又最穷,拿不出更多的钱建设防震、防洪、防地灾的小楼房,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民的住房被毁,农民筹资建房的能力较差,政府投入灾后重建的压力就大。因此建议在十二五期间中央和省政府把农村土坯房改造纳入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增强山区农村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在城市要把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按照防火灾、防洪涝、防地震的要求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国家应安排相应的项目资金配备标牌标示、饮水、医疗、食品供应等必要设施,满足灾害来临时应急需要。三是大力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减灾防灾设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制度,增强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灾能力。
二、加大抗灾救灾体系建设力度,增强灾害救助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县乡村、城市社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学校都要制订应急预案,实行应急预案全覆盖。制订预案要符合实际,科学适用,不断修订完善,形成指挥有序,处置有力,科学调度,反应迅速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预案建设和演练,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干部群众对预案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完善防汛抗洪气象信息预报、雨(水)情信息预警、地质灾害信息收集上报及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形成指挥统一、社会联动、运转协调的灾害预警工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培训,提高灾害信息报送能力。建立网上信息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信息互通,提高科学判断灾情能力。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设施建设,以县市为单位装备气象预警、水文预警、地震监测设备,提高灾害及时预警能力。
建立健全抗灾救灾应急救援体系。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科学调度各方应急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救援行动。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和训练条件,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民兵和公安民警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社会化紧急救援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基层兼职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在灾害紧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体系。制订灾情核查工作规则,整合民政、交通、水利、农业、通讯、电力等各职能部门力量,分类开展灾情核查,通过汇商,科学评估自然灾害损失,为政府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灾后重建参谋决策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灾民救助体系。完善灾害应急救助制度,灾情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将资金物质送到灾区开展救助,确保灾民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房、有病能得到医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核灾查灾,慰问灾民;完善灾民冬春生活救助制度,提高灾民生活救助标准,确保灾民安全越冬;完善灾后恢复重建政府补助制度,适当提高灾后倒房恢复重建补助标准,减轻灾民经济负担; 建立赠灾捐赠机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动员社会力量参加抗灾救灾活动;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动员行政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灾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提高灾害救助能力。
三、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灾害防范自救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提高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前提,要以城乡社区为前沿阵地,动员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关注各类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技能。以“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各自实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大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面向城乡社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培训。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厂矿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广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四、加大减灾救灾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民政救灾工作能力
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和灾民生活保障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健全长效规范的减灾救灾资金投入和快速拨付机制是关键措施,因此各级财政预算减灾救灾经费要随着预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满足防灾减灾工程投入、灾民生产生活设施恢复和基本生活需求;加强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和救灾物资运输调拨能力建设,实施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规范的仓储采购制度,加强救灾物资信息化管理。满足灾害应急救助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学习应用国际国内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先进经验,抓好气象信息预报、水情(警)预报、灾害信息应用平台、冰雹防治等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机构自身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摄影摄像工具和办公设备,预算必要工作经费,提高灾害应急管理参考决策能力和灾害应对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