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新闻调查》优势中的不足
自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播出,《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其中历经了三次改版,栏目形式的成熟稳定、个性特征的清晰明确,使《新闻调查》逐渐成为央视的品牌栏目。由于其独特的新闻视角、深度调查的节目形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的良知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精英阶层的追捧。但是,十年后中国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地方电视台的迅速崛起、中央电视台内部新闻资源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今天的《新闻调查》面临着十年前同样的境遇:如何在绝境中探询新的途径,如何在陈旧中摸索出新的形式。
一、 选题策划标准
选题往往是节目的灵魂,作为央视的品牌栏目,选题标准的明确化和清晰化,往往是决定栏目长久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选题策划是一个节目在运行之初,首先要做的工作。而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前期策划。
《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界较早成功引入“策划”理念的栏目,于1998年成立了专业的策划组。对选题是否具有独家性、资料信息是否准确、方案是否可行进行敲定,并根据新闻线索及所收集的资料确定节目样式、基本结构、采访提问和镜头的设计等等。关于《新闻调查》选题标准应该准确我觉得应该确定为以下五点:
1、 事件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深度的调查类新闻栏目,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是为众人所关注,具有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具有某种焦点性因素,无论是重大的社会热点,还是深刻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对于缺乏重大性和重要性的选题无法在心理诉求上满足观众,也无法体现《新闻调查》一贯所承担的社会道义。其次,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是决定节目是否具有可看性的重要因素。英美传媒业甚至是学术专著中都将新闻事件称作“故事”,将制作新闻节目称为“讲故事”,其根本在于电视要想吸引受众,视听表现的可能性必须强调。[1]过程性为节目的深入挖掘提供了可能性,不至于调查很快走向终结,曲折性是保证节目悬念丛生的关键,而故事性则能为节目编排提供较大的活动余地,吸引观众深入了解事件真相、参与事件的思考,否则无力支撑《新闻调查》45分钟的节目长度。
2、 代表性
也可以认为是选题的影响力。《新闻调查》面对的是全国上十亿观众,因此其选题应该是反映广大的公众生活,与公众的利益相关。它应该能代表某一个社会阶层、代表某一个社会群体,代表某一种社会观念。反映出某一个社会现象、揭示出某一种社会问题、体现出某一种价值观。最终是能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以达到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目的。
3、 深度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调查类栏目,其吸引观众且能运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深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查过程的深入性。事件展现的过程是层层深入式,从事件表象这个露在地面的茎深入挖掘,直至其根部,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各个真相尽其所能地展现给观众,引发观众思考。另一方面是事件本身含义的深度性。对于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新闻调查》也要敢于触摸其敏感部位,以发挥一个国家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舆论监督的职能。
4、 时效性
在这个信息扩散如此迅速的时代,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等这些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现,使得“时效性”不仅仅只是消息类新闻的基本属性。《新闻调查》作为周播的深度调查栏目,不仅要对当下的重大的新闻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还要迅速广泛地收集资料,以能在第一时
间对事件真相进行细致深入地报道,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率先披露事件真相。对于广泛关注地新闻事件不但要跟进报道,而且对于被社会和大多数民众所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新闻事件也能敏感、及时地发掘出来。这在另一层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要具有独家性。在这方面《新闻调查》的选题不应该被动地受到其他媒体的左右,而应该主动出击,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发掘出新的新闻价值。
5、 话语的平衡
当下社会主要存在三种话语:主流话语、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只选择某一种话语而屏弃其他的话语权,尤其是作为一个国家级大台的新闻栏目,更不应该在这三种话语空间中出现失衡状态。但是,在现在的电视栏目里往往出现两个话语权相互勾结、同谋以排挤另一个话语权。
《新闻调查》一开始就以严肃性、深度性被视为一种精英文化,它提出“看真相,看内幕,一期一个真相”的口号,更是明显地将精英话语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现在《新闻调查》的精英话语渐渐消失,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主流话语和大众话语,而播出时段的延后,给这个栏目的收视率造成更大的压力。特别是现在博客的迅速发展,网络上一时充斥着各种话语,人们在主流媒体上寻找不到代言的境遇下,必然会转向其他的途径。一旦一个主流媒体无法在话语平等上得到更广泛的公众的信任,其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将大打折扣。因此《新闻调查》在选题策划过程中,要尽量在这三种话语中找到平衡。
二、 栏目模式:创新与突破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的央视品牌栏目,必然有其有别于其他栏目的特殊模式。而作为一个存在了十年的栏目,更应该有其固定的模式。从结构上来说,《新闻调查》的特色就是逐层深入的段落式结构,大致分为:事件介绍——事件进展——事件内幕——意义阐释。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调查模式,将整个事件作为一个大的悬念分解为几个小的悬念,逐个讲述、逐个解析、逐个击破。其特殊之处是在于能用紧凑的编辑方式将事件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丝丝入扣,另观众欲罢不能。
一)、创新
1、片花的运用
《新闻调查》中事件的递进式叙述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片花的使用。在45分钟的节目时间里,基本上会插入四次片花。片花的使用是《新闻调查》的一大特色,在内容叙述上起着结构性的作用——承上启下,其中“承上”的功能更为明显,用简单凝练的语言对之前的内容进行概括,一方面增强叙事节奏,吸引正在观看的观众继续收看。另一方面,保证刚看到这个节目的观众也能继续观看下去。
一般在节目开始采用对剪的方式,从采访人物的对话中截出关键语句,一人一句,形成节奏,清晰快捷地展现观点的交锋,呈现矛盾,扣人心弦,迅速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情绪。在第一次片花之后出现演播室主持人,简单讲述事件背景和原因,使观众了解事件原因,清楚为什么会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报道,并引出接下来的深度调查。在深度采访过程中,从事件的表象着手,抓住事件的关键点逐渐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需要3到4个片花,将事件过程分成段落,形成逻辑,完成叙述。
同时片花的使用,能在画面空间上形成调整和变化。电视的视听特征决定了电视节目在画面和声音上不宜保持一种节奏。片花的平均使用,能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起动和跳跃,加上音乐的运用和声音节奏的改变,能保证观众在较长的视觉和听觉疲劳后,再次接受刺激,以全新的心态重新投入节目的观看中去。
2、解说词和空镜的使用
从形式上来说,《新闻调查》主要由两种基本形式组成。一个是出镜记者与被采访人一对一的专访形式。节目的主要内容、事件的核心部分主要出现在这种直接地交流与质疑中。另一种形式是利用空镜头完成关键环节的解说。由于整个事件仅靠记者与事件人物的访谈不可能完全展现,需要解说词进行过渡和阐释,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插入空镜头以在画面上协助解说词的完成。
解说词一般界于两个采访段落之间,在与上面的采访段落连接时一般运用运动镜头,而与下一个采访段落连接时,采访的声音先入。《新闻调查》中空镜头的运用都十分考究,可以说空镜不空,一般都会运用到和解说词内容相切合的画面,具有表意功能。除了解说的力量,更能在影像上通过意味深长的空镜头丰富表现形式、唤起观众的思考、浓化栏目的严肃风格。
二)、突破
以上都是《新闻调查》的特色,也是它的优势。随着媒体竞争态势的加剧,媒介资源的广泛分享,使得一些优秀、成功的栏目形式迅速地为他人所用。仅在央视内部我们会发现,《新闻调查》一对一的专访形式被后来的《面对面》借用,其探讨式的栏目样式在《央视论坛》中也能找到身影。由于其成功的运做模式,有着巨大的效仿和借鉴功能,很快就会有别的栏目学会并超越《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开创了新的节目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该努力尝试和借鉴新的形式和工具。一个成熟的栏目,往往容易被长期沿袭的固定模式所束缚。虽然模式的形成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现实考验得以形成,但毕竟只是适合当时状态下的人们的收视喜好。观众不可能对一种节目永远保持最初的兴趣,一旦观众产生了厌倦,再成熟、再可靠的模式也应该放弃。
《新闻调查》每一期节目独立成章,在选题内容和选题角度上更多体现编导的个人意愿和价值去向,却忽视了信息的接受者——观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新闻调查》的封闭性大于它的开放性,如果能建立互动平台,接受观众的广泛意见选择题材和角度,在内容的可取性上将会更为可靠,在运作模式上也会更为稳定。
同时也可采取连续报道的方式,改变以往节目结束,调查结束,新闻事件也结束了的状况。对于观众感兴趣的,有继续报道价值的事件应该尽可能的继续追踪调查。也不要将一个事件完全拘泥于45分钟的时间框价内,可以根据事件的复杂性可以分作多期进行报道。
总之,《新闻调查》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将现有的栏目模式用到极至,而是要努力探索出新的形式,以走出目前势态疲软、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三、主持人地位的重新界定及人才储备
目前电视节目的栏目化生存使得主持人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一个品牌栏目,在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时,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往往会成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电视调查类新闻节目是以展现记者调查过程为特色的,因此强调出镜记者的原创性与独立性。所调查的新闻真相往往是有损公众利益的,又往往是被掩盖的,在各种阻力中,记者不仅要收集完整的事件信息,分辨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选择重要的事件人物,敏锐地察觉出事件的关键点,在采访交流中还要有冷静的思辩能力、强烈的质疑精神、巧妙的提问技巧、健康平和的心态、游刃有余的现场控制能力。
一个没有新闻热情和新闻敏感的人,一个在新闻现场缺乏发现眼光的人,一个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的人,一个不具备社会交往与主动协调能力的人,一个对社会问题缺少分析、思考和认识的人,一个不能站在时代高度来对整个社会进行了望和审视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调查记者。[2]在王志专访刘姝威的那期《新闻调查》中,我们亲见了一位优秀的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是《新闻调查》铸就了像王志、董倩、长江、柴静、杨春这样一批优秀的主持人,但同时他们独具魅力的采访报道又为《新闻调查》风格的确定、影响力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没有《新闻调查》也就没有后来的这些名牌主持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出色的主持人,《新闻调查》又该何以维计?《新闻调查》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辨别是“戏保人”还是“人保戏”。如果是“戏保人”,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作为一个成功的主要因素会逐渐压倒主持人的个性特征,或者说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果是“人保戏”,主持人在以自己的个性魅力赢得节目的成功的同时,也使得节目的成败维系在了这一个人身上,一旦失去了这个主持人,整个节目就会进入休克状态,开始走下坡路。因此,无论是“戏保人”还是“人保戏”都是电视节目的一种亚健康状态,是最好不要出现的情形。
作为一个周播的深度调查类新闻栏目,仅靠一两个优秀的出镜记者是不可能一直保证节目的质量,也不可能维持栏目高质量的运作。在最近的《新闻调查》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些节目制作地仓促和粗糙。在《举报人李文鹃》中我们甚至看到了两个出镜记者,这与《新闻调查》一贯的节目形式不相符合。精彩提问的缺失、事件发掘地不够深入、社会意义揭示地不够深刻,同样是关于举报人的正义举动无法受到司法保护的题材,由王志出镜的《与神话较量人》却做到了直逼人心、深刻尖锐。一期品牌栏目的节目中如果少了品牌主持人的身影,一个以主持人所主导的的精彩交谈互动和个性魅力为支撑的节目,如果只是充斥着平淡、枯燥、无法从被采访人那里获得重要信息的提问,甚至是大段的被截取的被采访人的谈话,而少了采访交流的过程性和连续性,必然会使节目质量和可看性大打折扣。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新闻调查》缺乏足够的出镜记者,而且是优秀的出镜记者。王利芬离开《新闻调查》到经济频道任制片人,王志去了《面对面》,张羽去主持《东方时空》,董倩虽然偶尔会出现在《新闻调查》里,但在《央视论坛》还担任着主持人的工作。杨春和柴静在几年的实践磨练中已经渐渐成熟,也成为了名牌主持人,但仍能发现《新闻调查》在记者人才上的捉襟见肘。同央视的许多栏目一样,《新闻调查》也面临着严峻的“主持荒”。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的主持人选拔制度,如何培养和储备具有专业素质的记者人才,如何使主持人的个性特征融入到整个栏目的风格特征中,是《新闻调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最厉害的黑客是谁?
网名:goodwell
所属组织;绿色兵团
网站:
介绍:中国最早黑客组织绿色兵团的创始人,中国黑客界泰斗级元老。
入选理由:作为中国黑客界最早组织创始人,goodwell领导下绿色兵团在网络界甚至更广领域都得到认同。他与其组织揭开中国黑客历史的序幕。他个人也因此受到黑客界的爱戴。他先后结识了rocky(因车祸已故)、袁哥、backend、blackeyest等人。在他们的共同维护下,绿色兵团主站发展壮大,使绿色兵团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也是中国最早、最有技术实力的黑客站点。虽然现在他本人已经很少在黑客界露面,其组织也已经解散。但他对黑客界的贡献仍是巨大的。
求文档: 新生代农民工 新闻调查观后感
学习《新生代农民工》和《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后感
通过学习《新生代农民工》和《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两个视频,让我首先深深感悟到两个问题,企业管理形式方式在今天要不要变和企业与员工应该是怎么样的关系。
《 一 》
提到新生代的农民工,那什么样的是新生代的农民工?简单的定义一下,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分析一下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和他们的想法,会让我们为接下来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启迪。他们有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和共性。
据报告显示,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占目前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80%的人尚未结婚。他们比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无务农经验;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 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维权意识较强;外出动机多为寻求个人发展。面对一群这样的新生代,我们必须反问他们和老一辈的农民工还是一样吗?我们还是要这样用原来的管理机制来约束和管理他们吗?这个问题必须的用事实来验证和考究。
这样的个性和生长的环境让他们对常驻企业打工来生存的想法降低,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流失率,不想在企业的流水线做上一辈子,不想吃苦,也不想再回家,他们的维权意识很强,很多的企业只是他们认识社会的企业跳板而不是方向和归宿。在我们国家的劳动红利年还没有退去的时候,各大厂家,加工企业都是在劳动力成本上享受着巨大的利润,但在今天这个务工人员性质极大转变的今天,想再争取这样的利润机会,就必须跟进时代的发展,掌握住人员的个性分析,做好每个员工的安抚和挽留。这样的理念也必须成为当今的市场经济的共识。要必须的转变管和被管的理念,变成让他自己为自己的工作,自己看到自己的前途所在。
1、在工作上,不断的提供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在短时间内有部分的岗位是让他们争取到的,做好新的竞聘机制,让能力说话,而不是全部的空降战斗兵。做好岗位的转换而不是单一的老做一样的工作。
2、在生活上,创造优秀的生活和娱乐的环境,让大家每天的生活不是完全的呆板,而是松紧的结合。
3、在思想上,尊重他们的想法,而不是完全的训斥和教导,让他们说出意见,及时的采纳。学会交流和沟通,转变原本的管理理念。
4、在学习上,加强员工的岗位学习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让他们感觉这样的学习会提升自己。
5、在待遇上,较低劳动的成本,提高大家的收入是很有成效的的激励方式。
企业的发展30%的靠机遇,70%的靠管理,而管理又体现在人员的管理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为自身而在企业努力。这样的企业才能做的更远更长。对现在的一个市场销售经理来说我的手下基本上全是这样的一群80末90处 的新生代员工,交流和沟通就必须的掌握好技巧,让他们来决定自己的方向和努力,来实现办事处的蒸蒸日上,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观点,换位的想问题,让每一位员工都是主角每一位员工都是主角。
(二)
稻盛和夫日本的经济传奇人物,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的京瓷公司的创办者,名誉董事长。实现企业50年没有亏损,在他的经营下,京瓷公司从一个地方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两个名列世界500强的子公司的跨国大企业。让日航从破产到盈利1000亿日元,他的成绩和他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
他多次的提到是我的员工帮助我的成功,企业的职责是帮助员工幸福,为员工谋福利,员工是第一位的,让企业理解员工,让员工来理解公司,把员工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集合起来,敬天爱人。提到借助阿米巴的管理机制的引入,转变日航,让其由亏损急剧的转变成为巨大的盈利。阿米巴是什么?其实阿米巴的核心就是全员的参与和自我的管理,分工明确,包干到户。这样让每个员工认识我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分工,然后在积极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让员工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在体现着珍视员工,让员工得到自身的幸福。而敬天爱人,所要表达的还是珍爱人。感悟稻盛和夫先生一直关注的,他的哲学内涵就是把人,把员工放在了第一的位置。
对我们现在的企业来说,有多少能真的把稻盛先生的理念融入进去,多的真是学习观看。一个企业的崛起永远离不开我们员工的全体努力,全体的奋进。需要我们每个企业来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这些基层的管理人员也要身体力行的看待这个问题,把办事处的每个人珍视起来,看到大家的所有优点,用到大家的所有优点,让大家在这里能体现到幸福感,得到成就感。
在市场竞争的今天,正视员工的价值,学会珍视员工是当前的必然需要和认识。
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对此专家用三个走向进行了概括:走向娱乐、走向财经和走向调查。而“走向调查”的标志则是以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创办为标志的。
如果说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问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第一步,那么1994年4月1日推出《焦点访谈》,则是中央电视台进行新闻改革的第二步。而《新闻调查》的创办则是第三步。逐步走向深入的新闻节目改革,标志着中央电视台正向国际大台迈进。 正是由于这个节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就特别高。
1996年年初,当时的评论部主任孙玉胜找到了时任《焦点访谈》一组制片人的张步兵和《东方时空·音乐电视》的制片人王坚平来担纲重任。很快,中国电视界最优秀的一批电视人逐渐汇聚在《新闻调查》的大旗之下。
张洁,从《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加盟《新闻调查》,编导的节目《生命》获第36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特别奖,2003年起任《新闻调查》第四任制片人。
夏骏,1996年加盟《新闻调查》,《改革开放20年》总导演,1998年任《新闻调查》第二任制片人,曾任民营银汉电视公司总经理。
赛纳,1996年加盟《新闻调查》,2000年任第三任制片人,2003年创办《面对面》并任首任制片人,现负责新闻评论部的节目研发。
王利芬,1996年加盟做出镜记者和编导,代表作《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跨世纪的握手》,后创办《对话》、《经济信息联播》,曾任中央电视台广经信息中心资讯节目工作室主任。
刘春,1996加盟《新闻调查》,曾任执行制片人,编导了《山顶上的希望》、《成克杰腐败案》等,现为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
钱钢,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96年9月加盟,任记者、策划,后任《南方周末》主编,现任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
王志,1996年加盟,任出镜记者,代表作《与神话较量的人》。现任《面对面》出镜记者和第二任制片人。 《新闻调查》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刚刚汇聚到一起的这个团队并不是特别清晰。
后来,时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和副主任袁正明明确提出:“我们要做中国的《60分钟》。”让大伙明白了要干什么,并由此自然而然地构想出未来节目的形态。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节目,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曾经连续22年高居全美收视排行榜前10名。在分析研究《60分钟》节目的过程中,确立了把《新闻调查》做成调查类节目的共识,并提出用调查的方式来做这种深度新闻节目的设想,对理想中的节目形态做出了初步界定。比如采用纪录式的双机拍摄方式,使用专任出镜记者,节目既是拍摄采访对象,也是拍摄记者的活动,这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界是开创性的。
第一期开拍的节目《西古县村纪事》:1996年4月,中央电视台对晚间9点段实行竞标,共有近10几个栏目参加招标。为了迎接这次竞标,制片人张步兵确定了两个选题作为样片开拍,一个是西古县村纪事,一个是宏志班。《宏志班》由夏骏负责,《西古县村纪事》由张洁负责。
在张洁带领摄制组出发前,制片人张步兵交待了三句话:《焦点访谈》的题材、《东方之子》式的采访、《生活空间》的拍摄方式。
但是诞生于1996年的《西古县村纪事》,她的命运注定是多舛的。
由于节目涉及到上访,涉及到三农,涉及到基层民主这些尖锐的矛盾,并且当时还出现过类似节目播出后成百上千的人上访的现象,所以《西古县村纪事》在当年未能播出也就不奇怪了,更重要的是它使《新闻调查》不得不转换路数。
首播节目《宏志班》:《新闻调查》开拍的第二个样片是《宏志班》。
节目讲的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为救助北京地区成绩优秀而经济困难的学生,将这些学生编在一个班里,学校免全部学费,并在高中三年每年给予1500元的生活补助。几个月以后,《宏志班》节目面世,制片人张步兵和王坚平意外地发现,节目比他们想象的要好。
《宏志班》这样一个小的题材,做出了特殊的味道,让人感到很丰富饱满入情入理,不乏情感和故事,更闪现出理性的光辉。这给《新闻调查》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小选题也可以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多层次透视。而这种多层次的深刻理性,又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和故事来表达和展开。
紧接着,《宏志班》作为《新闻调查》的样片参加中央电视台晚间九点时段节目竞标,以排名第一的实绩脱颖而出,夺得周五黄金时段。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首播节目《宏志班》。开播时节目打出的口号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由于《宏志班》强烈的形式感,从形式到内容上呈现出的独特形貌,所以这个节目一面世就奠定了《新闻调查》的基准节目样态: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一直沿用至今。 2003年当《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但是当时国内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大多是在舆论监督的语境下进行的理论探讨。因此,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新闻调查》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
《新闻调查》认为,一个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
而电视调查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中的一类,从实现的过程来看,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
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身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纪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节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的是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节目的主题。
完整的调查过程。就是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 为了追求节目的高品质和职业化,《新闻调查》设置了最专业化的细致分工,有制片人、记者、编导、摄像、录音、策划、秘书、制片、统筹、后期制作等工种。一个节目的完成,需要这些工种分工合作。制片人负责栏目的整体运作和日常管理,栏目实行制片人负责制。记者,专司采访,编导整体把握结构故事,摄像实现内容的影像化,录音负责声音的纪录和表达,等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专业特点都发挥到极致,以确保这个栏目的高品质。
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为保证节目生产运作的效率,从2003年开始《新闻调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力资源专家的帮助下,在中国电视界首次引入资源管理的概念,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绩效评估体系;调查性报道的风险机制;记者中心制;积极借助外脑等等。 《新闻调查》的节目制作,从立项到完成整个传播过程,一般有七个过程:选题遴选—选题申报—前期调查与拍摄—后期制作—样片送审—节目播出—总结评价。
选题申报:每周一、周四栏目定期召开选题会,节目组成员将自认为符合选题标准的信息提交选题会筛选讨论,经制片人认可后,按照节目规定的统一格式撰写选题报告,交制片人审阅,然后呈送分管台领导审批。批复后的选题报告是制片人安排拍摄任务、编导选择题材的依据。《新闻调查》选题遴选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调查性一方面是指事件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观众十分关注,另外,调查性还特指选题具有调查的空间,必须要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准备调查:为保证节目的真实深入,立项的选题在摄制组进行前期拍摄之前,往往都要进行先行调查,称作前前期调查。一是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选择调查方式和路径等。
前期:摄制组赴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采访。开机拍摄前,摄制组应该召开会议,就策划案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就调查重点、影像化方案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后期剪辑:后期剪辑是调查成片的关键环节。编导需要组织起画面、声音和语言等元素,重建事件的逻辑、展现调查的过程、突出调查重点。 为了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传播效果,从2003年开始,《新闻调查》逐渐形成了一套节目营销的理念和体系。确立了单期节目的营销、品牌的营销和重大活动营销等多种方式。就单期节目的营销来说,包括节目播出前的预告、节目播出后的二次传播、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等。节目预告主要渠道是通过央视新闻频道《约会新七天》和每日滚动的导视以及综合频道的导视等窗口进行。另外,《新闻调查》和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络有合作,优秀的节目会被一些平面媒体和网络再次传播,形成舆论热点。如果时机适合,还会组织节目的主创人员和网友交流。再者,每年《新闻调查》还会把优秀节目结集出版,形成文本方便读者长久阅读。
为了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新闻调查》还开展了多次校园行活动,和在校大学生交流新闻理念和职业理想,并就节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了第一次校园行活动——“电视调查性报道暨《新闻调查》节目发展高级论坛”。2004年6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二次校园行活动——“调查性报道”暨《新闻调查》节目研讨会。2004年11月又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华东地区的高校举行了第三次校园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