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马拉松的由来
黑客马拉松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们源自编码潮流。电影《社交网络》有一幕很出名: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一间宿舍里举行了10分钟的编码比赛,赢家成了他第一位实习生。
从1960年代开始,程序员们就一直在参加自组织的非正式黑客马拉松。斯蒂芬·勒维在1984年出版的《黑客》一书中提到,当时麻省理工的学生更喜欢投身24小时的“马拉松风暴”。不过,直到1990年代末,现在这种黑客马拉松才出现:在一连串的讲座之后,出席开放源代码软件大会的软件工程师们总是急不可耐地想要亲自玩一把。于是最后一天,他们会聚在一个房间里,一块儿切磋编码,当时没有奖金,没有推介,也没有非技术界的参加者。
现在每隔约两个月,Facebook的700多名软件工程师就会聚集在公司办公室,参加一场24小时的比赛,赛场门上装饰着大大的贴纸,上面写着H -A -C -K(意为“黑客”或“编码”)。
饿了么黑客马拉松
大赛主题:释放心中的野“码”——饿了么黑客马拉松大赛
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11月29日
给你24小时,你会写些什么?
一个故事,一封情书?为什么不试试写一段改变世界的代码?
中国领先的在线外卖平台——饿了么,现在,就邀请你一起改变美食世界!
11月2日–11月29日,饿了么黑客马拉松大赛正式接受全国大学生报名,诚邀各路高手以网上订餐为主题比拼编程技术,决赛胜者将获10万现金大奖,还有MacBook、iPhone和Apple Watch等悬赏,恭候你来夺取!
释放你心中的野“码”,极客少年,一起拼吧!
大赛简介
大赛旨在吸引全国大学生极客,发扬极客精神。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阶段进行。参赛团队将在初赛中完成限时抢购功能,初赛Top10团队将进入饿了么总部进行现场PK决赛,得到与顶级大牛们面对面接触交流的机会,决赛优胜者将获10万元现金大奖。
黑客马拉松:这个五人团队凭什么拿冠军
这五个站在镜头面前露出笑容的人,他们属于同一个团队。他们是微软黑客马拉松2016(Hackthon 2016)的冠军获奖者,利用Bing知识图谱开发了InstaFact,能够帮助用户获得更高效的生产力,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
以往撰写报告,需要添加发展历史、人口规模等数据时,我们只能切换到浏览器,打开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内容,并将其复制黏贴到Word或Excel。相信许多人都在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希望无需在文档和浏览器之间重复切换,摆脱这一冗长、缓慢的操作过程!
未来,你可以通过InstaFact这款Office插件来实现这一点。InstaFact能推断用户所需内容,进而挖掘信息,并将其自动填充到Word或Excel。最重要的是,你只需简单点击鼠标和键盘即可完成这一操作。这一切都得益于InstaFact成功将Bing知识图谱整合到了Word和Excel。
我们都知道,Bing知识图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包含了超20亿“实体(如人物、地点和其它事情)”,以及数百亿与实体相关的语境信息。微软首席研究员,InstaFact团队成员之一的Silviu Cucerzan更是认为,“Bing知识图谱的数据量非常令人兴奋”。
在InstaFact团队看来,如果能在Office中快速的利用Bing知识图谱,将能有效帮用户节省时间。这也是他们开发InstaFact的最大挑战:如何更轻松、有效的使用这些数据,从而让用户无须在搜索引擎和工具之间来回切换。
InstaFact用户界面非常简单,但编译这一工具相当复杂。该团队利用了自然语言处理、图遍历等技术 ,成功让为Bing引擎打造的知识图谱能为Office用户服务,并实现了推测用户需求、搜索海量数据、获取精准事实、自动填充文档等功能。
开发团队回忆称,为了让InstaFact更有用,它必须足够快。为此他们利用了图遍历技术,能让该工具并行处理数百“实体”,并在一秒内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Silviu Cucerzan强调,“必须是InstaFact,半小时才得到结果(Half-Hour-Fact)无法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所有成员都来自Bing Satori群组,而且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黑客马拉松活动。他们还战争了缺乏经验的困难,从参加本次活动的1560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有趣的是,核心创意是InstaFact团队在活动开始6周前才想到的。在为期3天的活动时间内,他们在会议室度过了很长时间,最终完成了开发工作。为了让InstaFact达到更好地效果,他们在三天时间内测试了无数类型的机器学习模型。为了避免算法和数据错误,该工具还向用户提供了选择列表,从而能为用户消除歧义。
事实上,直到截至日前的几个小时,他们还在调试这一工具,希望它能在Office中更流畅的运行。团队成员回忆称,“这是一段疯狂而又美好的日子”。
开发团队希望,InstaFact能帮助众多组织和用户,满足包括学生、记者甚至商业等用户的需求。不仅如此,InstaFact还会随着用户的使用变得越来越聪明。该工具还将包含一个升级按钮,可以刷新股票价格、人口统计数字等信息。开发团队还希望,这一产品能早日与用户见面。
在InstaFact开发团队看来,产品不仅仅可以帮助用户纠正拼写错误,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知识,让生活变得更轻松。
现阶段,微软搜索引擎Bing正变得越来越好,并出现在多款微软产品和服务(Cortana、Azure、Office 365)之中。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产品和工具能利用了Bing的技术和服务,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比赛受到了很多科技巨头的欢迎,黑客马拉松到底是谁?
在科技公司里面,最牛逼的一项比赛就是黑客马拉松了。参加这场比赛的人身份都不同凡响,基本上都是大名鼎鼎的工程人员。而且他有另一个名号:世界最酷的开发者狂欢。从这上面我们也能简单了解参加这场比赛的人能够自由去开发产品,那么想要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应该就在于自己的想象力有多么广阔了吧!我国百度,外国的Facebook,谷歌都特别注重这场比赛。
黑客马拉松是从1997年开始出现的,当时是国外性质的一个比赛,由于这场比赛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产品,于是比赛就蔓延到整个世界上去了。不仅有专业性质的比赛,而且现在的科技公司也会自我组织。就比如说我国的百度,从2012年开始已经举办了23季度黑客马拉松。比赛的期限也很简单,随随便便规定一个周末,从周五的晚上开始,程序员可以自由组队去研发自己的产品。
很多人对这个比赛感到奇怪,熬夜敲代码真的有用吗?这场比赛没有任何的限制条件,大家只要有灵感就能去创造。像这些编程人员,平时为公司设计产品的时候,会有条条框框,那他们的灵感就不能展现出来。这场比赛就能更好的体现他们的实力,能为科技公司带来很好的产品。百度现在有很多的产品雏形都是这个比赛提供出来的,为百度带来了很大的营业额。可想而知百度为啥要死抓着这个黑客马拉松不放了!
为了向程序员表示百度对这场比赛的尊重,每场比赛厂长李彦宏都会亲临现场指导观看。如果取得了比赛的第1名,还能放到线上测试,是优胜者可以和李彦宏一起吃午饭。李彦宏的名字在百度的员工心目当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果能够一起吃午饭的话,说明这场比赛的含金量有多么大,很容易就为自己谋得一个机遇。
现在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黑客马拉松研发出来的产品吧。之前有很多女孩子肯定喜欢一键动漫的功能,这其实就是黑客马拉松研发出来的产品。当时的程序员结合当下的用户需求,研发出来了一套程序,即将用户之前拍摄的流畅视频直接转化为卡通视频,这对用户来说有很大的趣味性。
看17岁女孩如何在黑客马拉松中脱颖而出的
这成功地解决了社交网络的一些负面作用。Twivo 的开发者是一位 17 岁的女孩 Jennie Lamere。Evolver.fm 网站对她的故事进行了报道。Jennie Lamere 的父亲 Paul Lamere 是一位程序员,他并没有以任何方式鼓励或诱导女儿去编程。不过,由于她经常跟随父亲参与黑客马拉松 ,还是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的父亲每年会参加数次黑客马拉松”,Jennie Lamere 告诉 Evolver.fm,“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对他的 hack 的技术方面没有兴趣,相反,对其音乐方面有兴趣。他的 hack 是我们每周徒步旅行时的话题。他会告诉我最新的计划,在我听来就像是完全的魔法。然后,某次旅行中,我的父亲说要用 Songkick API 做个东西,询问我的想法。他给我讲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最终的成果就是‘Jennie 的终极旅行’(一个音乐应用)。碰巧的是,在那次黑客马拉松的时候,我也在波士顿,因此,在那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以自己有限的 HTML 知识帮助父亲。”当时,Jennie 15 岁。在过去的两年里,她一共参加过五次黑客马拉松。Paul Lamere 说,自己只会偶尔帮女儿解决技术难题。Jennie 说,相比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自己在黑客马拉松中学到的知识更多。“我觉得,高中的课程无法帮助某人备战黑客马拉松”,Jennie 说,“幸运的是,父亲能够教给我许多东西,我也从朋友那里学到许多,也会上 StackOverflow 这样的站点。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为程序员打下了坚固基础,但是我发现,每次黑客马拉松都能学到全新的概念,就像是一种新语言。”对于那些同样想要参与黑客马拉松的女孩子,Jennie 认为,关键是慢起步。她说,在前两次黑客马拉松的时候,她只做了界面部分,后来曾与朋友合作。只是最近一次,她才完全依靠自己,“我对编程的兴趣已有三 年。尽管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但是我感觉自己能够做到很多。与朋友合作,我能够慢慢学会如何做出自己的 hack。”Jennie 的故事,无疑会引起人们在“女性与 IT 业”话题上的讨论。Change The Ratio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Rachel Sklar 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也证明年轻女孩是未曾开发的创新资源。” 她指出,目前已经有 Girls Who Code 这样的组织为女孩们学习编程提供了机会。不过,她认为 Jennie 的故事无需过度引申,因为这也仅仅是一个“科技故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Jennie 的想法是完全通用,与性别无关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家故事,找到一个痛点,然后去解决。她有一个想法,而且实现了它。得益于科技的易用性,以及创新过程 中的基础设施日益增多,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 Jennie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