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诚信黑客接单

网站入侵,红包控制,密码破解,木马制作,app作弊程序开发

黑客付费平台(免费黑客技术网)

本文目录一览:

App会员付费偷窥隐私“直播”,市民的隐私安全如何保障?

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轻易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搭建App或利用其他视频管理平台向客户收取“会员费”“套餐费”牟利,无数隐私画面通过“第三只眼”被窥探无余……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记者调查发现,在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摄像头隐私泄露黑灰产打击力度的同时,仍有不法分子采用隐蔽的方法出售破解摄像头ID及破解软件,且价格“水涨船高”,对公民隐私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隐患。

一,App会员付费偷窥隐私“直播”,市民的隐私是如何被发现的?

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特别是有很多网络高手,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信息基本都是些黑客盗取了,直接就是破解了网络安全系统。

隐私问题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随着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人的信息被盗取,即使有层层安全的保护,还是被获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的就是接到骚扰电话,这也会面临账号的风险,你也没有告诉过号码,怎么有人给你推销,这个打电话的人怎么有电话号码。

二,隐私安全该如何保障。

我们面临的隐私风险是隐私被利用,最主要的就是商业广告,就说说现在的智能推送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看上了一件衣服,进行网页搜索,搜索收到了一个推送,都是关于衣服的,接下来几天都收到类似衣服的推送,可以说隐私问题已经从最基本的扩大了。

只要我们接通网络,我们的信息就是无处不在,无论是账号密码还是浏览记录、手机号码、登录链接都会在网络上暴露。

隐私一般的获取大多是通过一些app,所以一般的话不要去注册一些app,还有有的链接也是有危险的,不能去点。街头扫码送小礼品之类的更不要去。

weixin://wxpay/bizpayurl?pr=9ddfjRE这个是什么

跳转微信支付页面。

微信支付,是由腾讯公司知名移动社交通讯软件微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旨在为广大微信用户及商户提供更优质的支付服务,微信的支付和安全系统由腾讯财付通提供支持。无需任何刷卡步骤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简便流畅。2015年5月5日,家乐福中国与微信支付O2O战略合作发布会在深圳举办,家乐福中国宣布,广州、深圳的13家门店将首批接入微信支付。

黑客是通过什么入侵到乌干达移动支付系统的?

10月8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援引乌干达当地媒体报道,黑客日前入侵了乌干达 MTN、Airtel 通讯公司使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系统,消息人士说黑客卷走两家公司数十亿先令(184万人民币)的资金。受损失的通讯公司发表联合声明称,该事件影响了银行到移动货币的交易,相关服务目前已经暂停,他们将尽快修复。通讯公司表示暂不透露相关损失。央视新闻指出,被黑客入侵的两家公司占据乌干达移动支付 90% 的份额。

日前,不明身份黑客闯入了Pegasus Technologies的系统,后者是一家整合了电信公司、银行以及其他本地、地区和国际转账服务之间的移动货币交易的公司。黑客盗取了一笔尚不清楚的金额,但据说有数十亿先令。 受影响最严重的公司是领先的电信公司,如乌干达的Airtel和MTN,以及乌干达最大的银行Stanbic银行,它也支持大部分的移动货币交易。在2020年10月5日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乌干达Stanbic银行、MTN Uganda和Airtel Uganda的首席执行官Anne Juuko、Wim Vanhelleputte和VG Somasekhar分别承认发生了“事件”,但没有透露细节。 “乌干达Stanbic银行,MTN Uganda和Airtel Uganda通知公众和他们的客户,在2020年10月3日星期六,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经历了一次系统事故,影响了银行的移动货币交易。所有从银行到移动钱包的服务都已暂停。”“这次系统事件对银行和移动钱包账户的余额没有影响。我们的技术团队正在分析事故,并将尽快恢复服务。我们对由此造成的任何不便向所有客户道歉,并重申我们提供无缝银行和移动货币服务的承诺。”Pegasus Technologies Limited董事总经理罗纳德阿泽维(Ronald Azairwe)既不能否认也不能证实这一事件。但刑事调查理事会发言人Twiine Charles向媒体证实,警方接到了一起电子欺诈事件的报告。一家受影响公司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周四晚上,黑客侵入了Pegasus公司的系统,该公司处理MTN到Airtel和Airtel到MTN的交易,以及各自的电信公司到银行的支付。Pegasus还负责Stanbic银行的Flexipay,这是一种无现金的解决方案,可以让银行的客户通过移动支付支付商品和服务。“从周四晚上开始,黑客一直到周六才被发现。到目前为止,黑客已经给自己发送了将近13亿乌干达先令,已经设法从Airtel的资金中取出了9亿乌干达先令。我们估计MTN也损失了差不多两倍的钱,因为他们是移动货币的领导者。当欺诈被发现时,所有通过Pegasus进行的交易都被暂停。”消息来源称。除了当地的移动货币公司,其他国际货币汇款公司也受到了影响。 “黑客通常会在周末以金融机构为攻击目标,此时金融机构活动较少,警惕性也较低。”这位对此类网络欺诈非常熟悉的内部人士表示。 Pegasus成立于2007年,每年处理高达1.7万亿乌干达先令的金融交易。这包括移动钱包聚合、移动支付和汇款、贷款和储蓄,以及短信、通话时间和数据加载等增值服务。该公司的旗舰产品PegPay支付平台目前正被银行、电信、公用事业公司(如零售商、付费电视提供商和学校)等多家机构用于汇总和管理用于内部和外部目的的金融交易。

P2P是什么啊?

1、什么是p2p

P2P是一种技术,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的思想。

(1)p2p的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这也正是诸如Gnotella和Freenet不断的宣称它们创造了“纯粹”的P2P,完全没有中心服务器的P2P服务。

(2)p2p的思想溯源:回到互联网的本质

如果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在WWW出现伊始P2P就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人们各自建立网页、互相做链接,人们上网是沿着链接冲浪。那时的web是真正的“网”(web)。但是当Yahoo!和Lycos建立了搜索引擎和门户站点后,人们上网的方式被改变了,人们从此到一个地方去获取所有的信息。记得新浪曾经有一段时间说它们是“目标站点”模式,但是如果多问一句,现在人们一条一条地阅读新浪的新闻,在头脑中还有一个“网”的概念吗?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站点控制了信息的流动、充斥了过时的信息、阻碍了真正的交流,或者对于很多人来说,另外还有太多的广告。 P2P就是把控制权重新还到用户手中去。人们通过P2P可以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甚至整个硬盘。这种能量是非常令人激动的,那些费心存储在自己的硬盘上的东西肯定是我们认为最有价值,所有人都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将使互联网上信息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是不是有一种和WWW刚刚出现的时候同样的激动呢?有一点。

因为每个Peer都代表了其后的人,基于自组织的网上社区也正在显现。与门户站点从上而下建立社区的方式不同,人们将以自发的方式形成社区。

当人们加入P2P网络的时候,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机会,所有人都拥有了极容易地在网络上创造“内容”的机会。当然,真正在网络上创造或提供内容的人还是少数的,据统计Gnotella的用户中仅仅有2%向其他用户提供了内容,即使在比较活跃的Usenet张贴文章的用户也仅占所有用户的7%。但是,P2P第一次使得所有上网的人都拥有了平等的机会。

下面试图用三句话来揭示P2P的影响:

对等联网:是只读的网络的终结(Peer-to-peer is the end of the read-only Web)

对等联网:使你重新参与互联网(Peer-to-peer allows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 again)

对等联网:使网络远离电视(Peer-to-peer steering the Internet away from 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个新思想,从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个最初创建互联网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不妨花时间作一点回顾。

互联网的发展于近现代的许多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并无不同,即都是先在军事工业形成,再转到民用领域。互联网发源于至今看来也十分新颖的战略思想:为了避免敌人的毁灭性武器命中全国的军事指挥控制中心,应该怎么办?传统的方法是一方面想方设法尽可能地不让敌人知道中心的确切位置,另一方面提高中心的抵御打击的能力。但在当今的核武器年代,对方有着连一个星球都可以炸毁的核弹,再固若金汤的防御措施一旦受到攻击肯定马上化为乌有。而只要有机密存在,总有打探出机密的方法,所以靠保密中心所在位置的方法也不是长远之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军事人员充分发挥逆向思维,想到既然不可能长期、有效地保护中心免受攻击,那么还不如根本不设中心!让每一个基地乃至每一台电脑都能独立运作,这么一来等于有了无数中心,敌人除非真的将这个星球炸了,否则其中一个基地或电脑受损,也不影响其他基地或电脑继续发挥作用。正是这种“非中心化”的思想成为形成互联网最基本的概念。 但是许多技术出现之后往往并不会完全按照原先的设计发展,服务器/客户机的架构逐渐变成了互联网的主流,浏览变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普通用户似乎在慢慢的退化、和电视观众一样被动地浏览着大网站们创造的内容。人们在网络上的主要活动访问了在这么门户站点上,读新闻、参与讨论组、聊天。但是这使得设计的互联网的一个特性消失了——如果Yahoo因故中断服务如出现什么情况?这种假设不太容易看到,但是年初的黑客攻击各大网站造成的混乱似乎可以给我们一点联想的线索。

上面提到像Napster和即时讯息还是需要位于中心的服务器,那么Gnotella网站上的一句话可能表达了它们所推广的“纯粹”的P2P所包含的“非中心化”的理念:设计Gnotella是为了在核战中生存(Gnotella Is Designed to Survive Nuclear War)。它的网站上这样描述,纽约的用户受到攻击至多只会影响那个地区的部分用户,而其他地方的Gnotella用户还能正常的使用,这不正是互联网最初的理想吗?

(3)Napster带来的革命

Napster是去年当时由只有18岁的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开发的,它提供服务允许音乐迷们交流MP3文件。它与先前也被推上被告席的提供免费音乐下载MP3.com的不同就是在Napster服务器没有一首歌曲,Napster提供了一个新的软件供音乐迷在自己的硬盘上共享歌曲文件,搜索其他用户共享的歌曲文件,并到其他也使用Napster服务的用户硬盘上去下载歌曲。Napster在短时间里吸引了5000万用户,最终,它被五大唱片商以侵犯版权推上被告席而成为世界的焦点。

可能从来没有一个行业象唱片业这样,生存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软件而受到如此深重的威胁。对于Napster引起的版权问题有过很多的讨论,但是多花一些时间讨论还是值得的,因为这个案件决定了也决定了P2P文件共享这一分支的前途,也决定了未来如何处理互联网上的版权问题。

10月31日原告之一BMG公司和Napster达成和解协议。舆论认为这表明唱片业意识到通过数字方式发布音乐将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消灭Napster也无法阻止其他模仿Napster的服务商出现。因此还不如与之合作改变Napster,将之变成在线音乐销售的渠道。现在的唱片工业面临的可能不是如何“像压碎一个鸡蛋”那样压碎,而是与之合作,将Napster的5000万用户变成自己的客户。也就是将Napster的模式变成“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唱片工业的困境是如何防止那些Napster的模仿者继续免费提供歌曲。

2000年2月12日,美国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三名法官就音乐网站Napster版权纠纷案作出裁决,认为它侵害了各大唱片公司的版权。但是三名法官并没有应唱片公司的要求,决定立即关闭网站,而是把最初的判决送回给低一级的地方法院。法官们说,这项裁决内容过于复杂,需作进一步澄清。但错综复杂的法律过程和长达58页的判决书反映了现在既缺乏与互联网相关的版权法,也缺乏相应的司法实践。

但是,不管Napster案的结果如何都不能改变Napster后面的技术和思想给互联网带来的影响。“魔鬼”已经钻出了魔瓶,而魔瓶也已经被打破了。对于唱片界来说,至少它们销售唱片的方式被彻底改变了。下一个可能是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压缩技术和宽带网络将使得人们会在网络上轻易地传输整部电影。

事实上合法化的网络上已经出现了许多试图推出“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的公司,譬如由Napster的创办人之一创办的lightshare.com和Flycode.com。P2P对于唱片商来说的确有吸引力,如果它们能够从用户身上收费的话。对于利用诸如一个集中的站点提供收费的mp3音乐下载,用户每次从网站下载的时候,网站都必须向电信交流量费,而使用P2P则使得这部分费用不再存在了。因此唱片商获得更多的利润,用户也应该可以得到更便宜的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软件也好像预测到了大规模盗版和文件共享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主要归功于开放源码软件给软件业带来的“头脑风暴”。在亚洲和东欧,软件业已经在反对盗版上打了败仗。这也正是微软极力推广一种“软件注册模式”,把软件作为按月付费的服务出售,而不再是向过去那样出售容易复制和盗版的硬拷贝。

当然,对所谓“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还是有很多质疑。P2P的这种文件共享功能似乎没有带来什么附加值,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非常有趣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项技术可能被用来推动人们重新参与互联网、创造他们自己的内容,这也许是价值所在。所有的社区网站都有一个“梦想”,让用户互动来产生内容,但是由于由上而下创建的社区的最根本上的问题,这种梦想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P2P或许可以改变这一点。

Napster创造的奇迹同时也是揭示了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也具有改变整个世界的能力。当肖恩·范宁在波士顿的东北大学校园开发Napster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想和他在维吉尼亚的朋友共享mp3歌曲文件。现在这个小软件改变了整个世界。

(4)p2p改变了什么?内容转移到“边缘”

在回顾了Napster了问题和困境之后,下面将看看P2P的更多激动人心的东西和消除围绕这个新词的种种误解,以及看看P2P的机会主要在哪儿。

P2P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改变了“内容”所在的位置,内容正在从“中心”走向“边缘”,也就是说内容将主要不是存在几个主要的服务器上,而是存在所有用户的个人电脑上。

Napster的成功使我们不得不去质疑流传已久的两个断言,“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是未来趋势”和“个人电脑死了”。ASP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对于大多数客户来说购买和维护高性能的服务器的成本太高了,但是P2P使得每个人办公桌上的电脑都可以成为“服务器”。用户原来是用台式电脑准备好数据之后再把数据上载到服务器上去,而使用P2P将不再需要这个过程。“个人电脑死了”这个断言就是个人电脑将主要用来浏览互联网、字处理等,因此最简单的瘦客户机就可以满足需求。P2P使得个人电脑再一次成为“中心”。P2P使得个人电脑重新焕发活力、不再是被动的客户端,而成为具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特征的设备,个人电脑将重新成为互联网的中心。

互联网的存储模式将由现在的“内容位于中心”模式转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从这个角度看P2P带来了几个改变:

首先,客户不再需要将文件上载到服务器,而只需要使用P2P将共享信息提供出去;

其次运行P2P的个人电脑不需要固定IP地址和永久的互联网连接,这使得那些拨号上网的用户也可以享受P2P带来的变革,这部分用户在所有用户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最后,P2P完全改变过去控制互联网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消除客户机和服务器二者之间的差别。

上文对Napster所遭遇的法律问题有很多讨论,但是换个角度来阐述,盗版问题往往也正显示存在大量未能满足的需求。Napster的惊人成功(这里指吸引大量用户而不是获得利润)是一种难得的对P2P的概念上可行性的证明,揭示了P2P改变互联网的潜力。直通桌面的宽带网络逐渐成为现实、个人电脑越来越强大足以胜任“服务器”功能也从另外的方面确保P2P发挥其能量。

个人电脑取代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成为内容的主要存储地将对互联网的几个主要发展方向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这可能改变Windows和Linux几年的“战争”的局面,当“桌面”和服务器逐渐融合,微软可能会极力推广其基于Windows2000的Web服务和“内容处于边缘”(内容处于桌面)模式,从而可能破坏Linux在服务器市场上存在的基础。

提供免费个人主页服务的公司存在的一个理由就是目前互联网使得普通用户很难拥有自己的服务器放置自己的内容。可以预言类似Napster的服务将会出现供人们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发布主页和内容。

WAP等移动服务协议目前还主要关注让人们去使用处于中心的商业服务如新闻、股票信息等。但更多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的信息是那些在他们的个人电脑上的信息,P2P使这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无线联网P2P访问他们的个人电脑,这也就是一些公司所宣传的个人化P2P(Personal P2P)的“无线版本”。

当然,这也不是说使用P2P的个人电脑可以取代服务器,那些安全的备份和需要专家来不断更新的数据还将存在于位于中心的服务器上。 可以这样看待P2P带来的转变,“内容位于中心”模式较好的适应了互联网初期的情况,个人电脑性能太差因而需要有专门的服务器、带宽太窄使得个人电脑不得不退化到被动浏览。宽带互联网、更稳定的更高性能的个人电脑使得我们有理由预言下一个5年将是由“内容位于边缘”模式主导。

(5)重新解读P2P

每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出现的时候它往往可能被人们误读。P2P这次也不例外,Napster让人们开始关注P2P,但也使得许多人认为P2P就是歌曲交换、文件交换,甚至认为P2P和盗版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人们对P2P的理解是被误导的和不完全的。

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出现之初也面临着误读的困境,人们开始的时候将Free理解为免费的,从而认为自由软件是不可靠的、认为自由软件运动是激进的“反文化的”。事实上Free更多的应该指自由地探索想法、在软件中表达出来和共享软件。这一点对自由软件的鼓吹者们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但是需要有人去告诉商界、媒体和公众自由软件在经济上和逻辑上是可行的。当时著名出版人O’reilly组织了一次自由软件峰会重新定义自由软件,将自由软件改名为开放源码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这一重新定义使得人们开始拨开误解的乌云,了解Free的本质。开放源码将人们从有缺陷的软件、锁定效应和传统的软件分发渠道中解脱出来。自由表示合作将可以跨越公司的边界、共享基础性的开发,使人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高附加值的服务上去。 今年8月,O’Reilly又组织另一次峰会来帮助人们认识P2P的潜力和消除Napster、Gnotella造成的P2P是盗版技术的负面影响。另外,他认为目前P2P的状态类似于“盲人摸象”,P2P技术的领导者们每个人都看到了P2P这头“巨象”的一些特征。,如果他们能够有机会交流思想,P2P将会更快地发展。这次P2P峰会主要有三个目的:定义P2P,我们要从中的到什么以及为什么;描述P2P的机会,P2P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形成一个提供给大众的关于P2P的信息,消除那些负面影响。

参与P2P峰会的有媒体不断报道的那些提供文件交换服务如Napster、Gnotella、Freenet的开发者,也有那些试图挖掘P2P分布计算能力的公司和组织如Popular Power、SETI@home、distributed.net等的开发者。后面的三家公司希望使用P2P技术集中那些联接在网络上的电脑的空闲的CPU时间片断、内存空间、硬盘空间来替代“超级计算机”。其它正在进行的P2P应用还有,IBM、微软、Ariba也在合作开展一个名为UDDI的项目以将B2B电子商务标准化;Eazel正在建立下一代的Linux桌面;Jabber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XML、开放的即时讯息标准,Jabber被认为是建立了未来使用P2P数据交换的标准;由Lotus Notes的开发者创建的Groove试图“帮助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沟通”;英特尔也在推广它的P2P技术以帮助更有效地使用芯片的计算能力。

列这样一个名单有一点枯燥,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于具体细节没有太多兴趣的读者,但这又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描述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

(6)尚未被了解的P2P

Napster是与设备相关的,用户连接到到由它创建的P2P网络上是为了获取Mp3歌曲文件。但是对于即时讯息这一类P2P应用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别人连接的目的是和另一个Peer交流,而不必管他使用的是电脑、手持电脑或者手机。P2P提供了在网络上与设备无关的实时交流的能力。

这种将把用户实时的连接起来的能力是P2P最令人感到激动的特性。事实上我们可以从AOL的AIM、国内Oicq受欢迎的程度认识到这个事实。

能够实时地寻找和联络需要的人是商业应用的基本要求,电话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在网络上最常用的E-mail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即时讯息将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服务,更多的它将是下一个最基本的互联网商业工具。即时讯息现在看起来可能成为诸如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商业应用的平台。开发了一个开放源码的基于XML和Java即时讯息服务的Jabber似乎正是创建了一个这样的平台。Jabber的开发者似乎刻意集中了互联网现有的所有激动人心的东西:P2P、Java、XML和开放源码。它是不是有这种潜力呢?我们最好拭目以待,但Jabber的模式至少要比Napster要清晰得多。

Negroponte在其《数字化生存》中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论述,“网络上的东西将比人要多”。P2P将使得这些“东西”之间的直接交流成为可能,网络上每个设备都是“活跃”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有部分是非常活跃,而有的则被动的,有时候直接交流的那些设备可能都是某一个用户自己的,譬如说掌上电脑和台式电脑的数据同步是最好的例子。如果用户的掌上电脑上有些数据和内容是台式电脑上没有的,台式电脑也应该能够向掌上电脑要求获取那些信息,这应该跟我们通过Napster到其他用户那儿去搜索和下载mp3歌曲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是网络上的节点数目而是这些节点如何参与网络决定网络是否强大、是否有价值。怎样使得网络上几亿的人和更多的设备都活跃地参与呢?P2P正是一系列架构、技术、策略的开端,它使得互联网的这一理想开始变为现实。现在人们看到的和预言的都只是冰山露出的一个小角,更多的还在水下。

(7)P2P中的P是人(People)!

Dave Winner的论断P2P中的P是人(people)!这可能是我读到的关于P2P最深刻的解读之一。

事实上,我们所处的真实生活是P2P的环境,人们可以和其他人直接地的交流。信息技术将我们带到了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我们仍然希望还能够按照原来的P2P方式交流沟通。尽管互联网本质上是支持对等交流模式,但是网络的发展给对等交流增加了许多障碍。

正如许多技术专家所指出的,动态IP地址、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从技术上使得对等连接变得很困难。更不用说目前的网络主导模式已经发展成为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人们在网络上只能被动的接受那些大公司诸如Yahoo!、ABCnews.com等提供的信息,交流是非常困难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诸如空间、社会等级等也束缚了人们的对等交流。但是如果网络能够使我们看到对等交流的可能性,为什么不去追求?)

可以这样类比,互联网的出现和电话的发明是具有同样的意义的,但是互联网最开始的主要特征是非实时的,更类似于传真,而没有提供像电话那样实时交流,现在P2P的即时讯息可能使得互联网上的实时交流变得和Web页面、E-mail那样普遍和不可或缺。

对于所有的P2P应用来说,最先要做的就是恢复互联网曾经失去的对等联网能力。这也正是Napster从概念上最大的缺陷。(email是具有P2P交流的特征的,但email缺乏实时交流的能力,它类似与传真,但我们还需要“电话”的。)

从“人”的角度上将,P2P发展的要点并不是P2P网络架构是如何,而是P2P将人们在网络上连接起来了,人们可以在网络这个更迅疾的媒介上处理那些需要沟通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尽管到今天还有人在怀疑互联网作为零售商业和B2B媒介的有效性,但是互联网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是不需要任何讨论的。过分的谈了“纯粹的”的、完全消除控制的P2P是毫无意义的。中心化或者非中心化都只是工具,都是为了创造出使人们可以更有效地沟通的工具。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至今仍只有极少的部分被应用到网络上,如新闻、B2C、B2B。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P2P被移植到了网络空间。P2P可能改变一些我们已经熟知的、习惯了的产品和服务,也会创造更多。

究竟会出现些什么?预言未来的最好办法是去创造。

2、p2p能做什么

P2P引导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也就是说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服务器到服务器、服务器到PC机、PC机到PC机,PC机到WAP手机……所有网络节点上的设备都可以建立P2P对话。这使人们在Internet上的共享行为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人们以更主动深刻的方式参与到网络中去,正如I2(第二代互联网)之父Doug. Van Houweling 在几个月前的中国之行时说到的:“下一代互联网民们将真正参与到网络中来,每个人都能为网络的资源和功能扩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P2P给互联网的分布、共享精神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有观点认为至少有100种应用能被开发出来,但从目前的应用来看,P2P的威力还主要体现在大范围的共享、搜索的优势上。在这方面主要引发了,或者是说更好的解决网络上四大类型的应用:对等计算、协同工作、搜索引擎、文件交换。

(1)对等计算

通过众多计算机来完成超级计算机的功能,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采用P2P技术的对等计算,正是把网络中的众多计算机暂时不用的计算能力连结起来,使用积累的能力执行超级计算机的任务。任何需要大量数据处理的行业都可从对等计算中获利,如天气预报、动画制作、基因组的研究等,有了对等计算之后,就不再需要昂贵的超级计算机了。在硅谷现在有许多公司正在投入对等计算的开发,如Popular Power,Centrata,United Devices,Entropia等,并获得了巨大的风险资金。Intel也利用对等计算技术来设计其CPU,并为其节省极大的费用,同时对等计算的发展是以PC机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根本出发点的,自然也极力受到Intel的极力推崇。从本质而言,对等计算就是网络上CPU资源的共享。

(2)协同工作

公司机构的日益分散,给员工和客户提供轻松、方便的消息和协作的工具,变得日益重要。网络的出现,使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但传统的WEB方式实现,给服务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造成了昂贵的成本支出。P2P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上任意两台PC都可建立实时的联系,建立了这样一个安全、共享的虚拟空间,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同时进行,也可以交互进行。P2P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关键客户,以及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一种安全的网上工作联系方式,因此基于P2P技术的协同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Lotous公司的创始人奥奇更是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来开发其协同工作产品Groove。

(3)搜索引擎

P2P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开发出强大的搜索工具。P2P技术使用户能够深度搜索文档,而且这种搜索无需通过Web服务器,也可以不受信息文档格式和宿主设备的限制,可达到传统目录式搜索引擎(只能搜索到20%-30%的网络资源)无可比拟的深度(理论上将包括网络上的所有开放的信息资源)。以P2P技术发展的另一先锋Gnutella进行的搜索为例:一台PC上的Gnutella软件可将用户的搜索请求

一小伙买车票不用“花钱”是怎么做到的?

近日,花钱买票,凭票上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有人却想从中“投机取巧”牟利,做着“发财梦”。近日,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荒唐的“线上操作,线下获利”的案件。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车站突然出现大量退票,都是长途的

2016年11月14日,公安机关接到了苏州汽车站工作人员朱某的电话,称发现最近有人通过微信购票系统买票,但是没有付钱,拿到车票后到车站退票窗口套现。

居然还有这种“操作”?侦查机关立刻展开调查。从2016年11月上旬开始,汽车站的退票窗口出现大量长途车票的退票现象。

“每次都是退票5张、10张以上,有的甚至20张以上,而且这些退票都是长途的。”朱某说,11月中旬,退票系统显示突然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常退票现象,引起了他们的警觉。而工作人员通过车站后台查询获悉,这些退票在支付平台上根本没有付费记录!

经查,这些车票都是从苏州汽车票微信订购平台上流出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为他们提供微信技术支持的公司进行筛查,反馈出来的意见与工作人员预想的一样——恶意攻击。

原来,犯罪嫌疑人利用抓包软件攻击了支付系统,跳过支付环节,直接下了购票订单。接着,通过自助取票口获得车票后,再到各个车站的退票窗口退票套现谋取非法利益。

这一现象,在苏州大市范围内的汽车站都有,姑苏、吴中、常熟、张家港等均未能“幸免”,涉案金额超过19万元。车站的监控回放中,最起码有10个人出现。

原来如此!

“95后”小伙利用软件套票,还教会了不少人

嫌疑人陈某是在山东开发区被警方抓获的,他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1997年出生的陈某,高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据陈某交代,他是在QQ群里发现“致富经”的。2016年11月10日凌晨,群里的“晨苏”(网名)发了一条线报。“说穿了就是一个捕捉漏洞的软件,可以在苏州汽车票微信公众号订票系统上面,跳过支付环节。”陈某交代说。

当天早上7点多,陈某用电脑登录了一个虚拟的安卓系统,用微信号来测试FD线报的准确性。测试成功后,陈某当即“买”了20多张从苏州出发去往全国各地的长途汽车票,一分钱未花。

一下子取这么多票一定会被怀疑,“自作聪明”的陈某找到网友方某,将退票套现的想法告诉了他。方某拉上了朋友欧阳一起入伙,表示事成后给陈某发红包。

当天晚上,方某和欧阳就到了苏州,按照陈某发给他们的取票号和密码套取人民币4000余元,方某信守承诺,给陈某发了近2000元的红包。

随后,陈某如法炮制,又拉入了夏某等人共同作案,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

陈某说,他后来将这个“作弊”方法的截图发在了自己的网络空间里,但很快就删除了,主要怕给自己找麻烦,但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却出乎了他的意料,很多人都得知了这个方法。

损失难估!

大量大巴空跑,车站无奈关闭微信订票

汽车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涉案的19万余元是“看得见的损失”,而对于本来就受到高铁冲击的客运市场来说,无形的伤害更难弥补。犯罪嫌疑人从网上下订单以后,部分车票被退票套现,而部分车票却被废弃了,导致客运配载发生紊乱,大量大巴车出现空载、空跑现象。

现如今,整个苏州大市的汽车站已经关闭了微信订票功能,并增加了实时验证码功能。正常旅客的买票、订票都出现了困难,因此造成的客源流失对公司的影响也是难以量化的。

今年6月,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也曾办理过一起电子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入侵、“黑客软件”攻击等手段更改居住证管理系统里的居住信息,不当获利。

检察官提醒,钻技术的空子,令人不齿,也终将会把自己送入牢房。清白做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爆红网络的“蚂蚁呀嘿”App被下架,被下架的原因是什么?

“蚂蚁呀嘿”并不叫做这个名字,它的名字叫做avatarify。自从抖音上出现可以换脸的动图之后,所有抖音的受众群体都会采取该软件换脸制作动图。然而,爆红网络的“蚂蚁呀嘿”APP却被下降,究其原因是该软件通过人脸识别获取用户的信息。虽然这款APP只在苹果商店中被下架,其他地方仍然可以下载和使用,但是这款APP也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思,千万不要因为流氓软件而导致自己的信息被他人获知。我们都接到过诈骗电话和骚扰电话,那我们的信息又是从哪里被泄露的呢。一方面:许多不正规APP会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另外一方面:人们填的各种表格也会泄露个人信息。

虽然换脸技术十分成熟,但也会导致人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Avatarify是一款十分成熟的换脸软件,并且人们可以通过换恋人在完成表情包动图的制作。应用市场选择的各种APP都是安全系数比较高的APP,所有应用市场都会根据每一款APP的安全系数调整APP的数量和种类。如果应用软件发现这款APP有可能导致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那么这款APP也不会长久地保存在应用商店中。

我们可以接受好玩的事情,但我们不能接受个人信息被泄露

世界上有趣的灵魂很少,我们只有通过各种软件满足自己对新鲜事物的了解程度。科学家已经提出换脸软件有窃取用户面部信息的可能,所以大部分应用市场上线换脸软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或许这些换脸软件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有趣之处,但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换脸软件。当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换脸软件出售给第三方时,我们就会面临着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

总的来说,这款APP下架的原因是用户个人信息容易被官方泄露。为了保障每一个用户的面部信息和隐私安全,应用商店才下架了“蚂蚁呀嘿”。我们在使用一款不了解的APP时,一定不要同意APP访问手机信息,否则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

  • 评论列表:
  •  莣萳折奉
     发布于 2022-07-28 14:10:18  回复该评论
  • 无缝银行和移动货币服务的承诺。”Pegasus Technologies Limited董事总经理罗纳德阿泽维(Ronald Azairwe)既不能否认也不能证实这一事件。但刑事调查理事会发言人Twiine Charles向媒体证实,警方接到了一起电子欺诈事件的报告。一家受
  •  纵遇雨安
     发布于 2022-07-28 17:23:35  回复该评论
  • 议。舆论认为这表明唱片业意识到通过数字方式发布音乐将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消灭Napster也无法阻止其他模仿Napster的服务商出现。因此还不如与之合作改变Napster,将之变成在线音乐销售的渠道。现在的唱
  •  冢渊蒗幽
     发布于 2022-07-29 00:15:34  回复该评论
  • 充斥了过时的信息、阻碍了真正的交流,或者对于很多人来说,另外还有太多的广告。 P2P就是把控制权重新还到用户手中去。人们通过P2P可以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甚至整个硬盘。这种能量是非常令人激动的,那些费心存储在自己的硬盘上的东西肯定是我们认为最有价值,所有人都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
  •  丑味败骨
     发布于 2022-07-28 20:26:16  回复该评论
  • 们对由此造成的任何不便向所有客户道歉,并重申我们提供无缝银行和移动货币服务的承诺。”Pegasus Technologies Limited董事总经理罗纳德阿泽维(Ronald Azairwe)既不能否认也不能证实这一事件。但刑事调查理事会发言人Twiine Charl
  •  青迟饮舟
     发布于 2022-07-28 20:52:35  回复该评论
  • 存方式。互联网的普通用户似乎在慢慢的退化、和电视观众一样被动地浏览着大网站们创造的内容。人们在网络上的主要活动访问了在这么门户站点上,读新闻、参与讨论组、聊天。但是这使得设计的互联网的一个特性消失了——如果Yahoo因故中断服务如出现什么情况?这种假设不太容易看到,但是年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