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盗梦空间,观后感,80词左右,初一水平。
《盗梦空间》观后感
本人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是很少对科幻片、动作片还有恐怖片感兴趣的(即使是现在也坚决不看什么惊悚片恐怖片之内的电影),因为对当中扭打、搏斗、血腥、屠杀的场面有种天然的恶心,觉得它们很不人道,让人接受不了。我喜欢看那种气氛和谐、轻快、幽默或浪漫的电影,但有时当中也会碰到打打杀杀的场面,便闭眼捂耳跳过不看。《盗梦空间》我第一次看是去年暑假的时候,都说它有点难懂,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是一个脾气执拗的人,从不愿向困难、向世俗低头,所以立马将它下载下来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地看完了。
《盗梦空间》带给我的感触挺深的,它是我继看完《阿凡达》之后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了。在其后的一个星期内,我都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不能自拔,做梦也时常梦到它。我也是第一次开始认真思索我的“支离破碎而又玄乎其玄”的梦了。也曾经想过我目前的生活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呢?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周围的生活环境、老师同学走马灯似的变幻着,实在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性。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梦吧,梦里的一切都是幻影,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人死了,梦结束了,我们才真正回到了另一个现实中的世界。所以,人生的一切困难、生死、疾病,又何足畏惧呢?看轻了也就看清了吧。想起自己之前还嘲笑庄周化蝶的故事,觉得它荒唐,没有理性和逻辑,现在可能要讥讽自己的愚昧和无知了。
我之前从未看过类似《盗梦空间》之类的科幻片、动作片,而且导演能把整部电影拍摄的如此连贯、严谨、想象力丰富,充实而不冗杂,来龙去脉清晰而且场面壮观,着实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理论之前也只是听班主任杨红辉老师数次提及,却还没拜读一下弗洛伊德的大作及深入了解其理论思想,所以对于梦这个所谓的潜意识的产物知之甚少。《盗梦空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强大的视觉盛宴,还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兴趣,真心觉得梦实在是个太奇妙、太值得探究的问题。看国外的电影虽然有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等差异障碍,导致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但其实它们比叉叉言情剧、肥皂剧、喜剧有内涵也有意义多了。光看这些就觉得思想境界提高了,精神品质和人生品味也升华了一大截。
闲话不多说,看了两遍《盗梦空间》的我,自然对整个电影情节有着大致清晰的了解。对电影剧情我不想在此多加赘述,因为想必龙老师会比我清楚的多,我怎敢班门弄斧、小巫见大巫呢?呵呵。在这儿我只想简单谈谈对电影故事的看法。
电影的构思精致地无可挑剔,感觉没什么破绽,但我总觉得还是有一些不太清楚的、小小的困惑。比如,我们平常所作的梦感觉上都是破碎无厘头的,从未有过多么的连贯,而在电影中可以运用现代高科技让多人同时进入一个梦境中,而且梦中的情境一气呵成,甚至可以达到梦中梦、梦中的梦中梦、梦中的梦中的梦中梦,甚至更多层,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还有为什么梦境中的旋转着的陀螺能够帮助人们区分是梦境还是现实?为什么柯比和斋藤都进入了迷失域,错过了回去的时机,又如何回去了呢?难道是坚强的意志力真能让人摆脱原本不可能摆脱的混沌域?还是真如电影最后的陀螺一直在不停的旋转,他们都未曾回到现实中的世界?当然,我更倾向于他们都成功地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因为那最后旋转的陀螺确实有摇晃欲停的趋势。
本人还觉得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其实是有点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它讲述的是主人公柯比及其“盗梦梦之队”如何天衣无缝地间接瓦解了一个垄断公司的过程,这虽然未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盗梦也属于犯罪,但总感觉是不正当的商业行窃。不过,电影的最后结局还是让人欢欣鼓舞的,斋藤成功地达到了瓦解费雪父亲公司的愿望,履行了对柯比的承诺;柯比也拿到了可以重返美国的签证,不再是一个国际流亡犯,得以和一双可爱的儿女团聚,同时也克服了多年来梦境中的妻子茉儿的幻影的困扰;费雪也和其父亲的矛盾得以化解,并且深深地感恩他的“善解人意”的父亲。这些其实都是在短短的飞机飞行途中解决的,结尾温暖得让人落泪。
我在想,柯比和他的团队们有了这次成功的合作经验后,以后还会继续在他人的梦境中随意地行窃或植入思想吗?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愿柯比和他的“梦之队”们以后不要在道德和法律上迷失自己,从此金盆洗手。
电影中的很多观点感觉上都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不谋而合,应该说是以弗洛伊德的思想为基础的吧。人的意识在清醒状态下只是冰山一角,埋藏在海水下面的部位占冰山总体的90%上,也就是说人的更多行为其实是受潜意识即最初的本能所决定的。人在做梦的时候意识松懈,潜意识占据上风,人们的很多思想便可以打破现实的枷锁,在梦中自由地驰骋。我想很多科学家在清醒时苦苦思索未果的答案,在做完一个梦后便奇迹般的从梦中获得灵感,从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从潜意识中获取的吧?例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门捷列夫。那些精神病人、梦游者等也是分不清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才做出怪异的举动的吧。
总之,《盗梦空间》被大多数人证明是一部很给力的影片,我期待有时间能再将它看一遍。
黑客帝国2里,潜意识的选择权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有母体和现实的存在怎么能选择,选择了不就表明知道有了么
潜意识的选择权: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其精神分析哲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整个弗洛伊德学说之中。本文通过对潜意识的探索来揭示人的本质,进而说明现实的人的行动。这样以来,不仅说明了人作为精神的现实而存在,还进一步说明了人作为行为的现实而存在,从而使人们更好地对人的本质进行考察与探究。一、人的精神与潜意识对于人的精神及其本质问题,在弗洛伊德以前,人们大都把心理与意识等同起来,认为意识的就是心理的,心理的即意识的,可是,弗洛伊德却认为这是对人的心理的极大误解。在他看来,意识只是人的精神生活中的表层,仅仅是较小的一部分,而心理生活的绝大部分则处于意识以下的深层(人们一般不会觉察的地方)。他进而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 ) )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一个无意识的、非理性的过程,意识是由无意识派生出来的,是无意识分化和发展的结果。弗洛伊德说:/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精神的和有意识的加以等同。意识好像正是心理生活的特征,而心理学则被认为是研究意识内容的科学。这种看法是如此的明显,以致于任何反对都会被认为是胡闹。然而精神分析却不得不和这个成见相抵触,不得不否认-心理的即意识的.说法。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感情、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 )对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0[1]弗洛伊德认为:/将心理区分为意识与潜意识,这是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前提;而且只有这个前提才使精神分析学有可能解释心理生活中的病理过程) ) )这些病理过程的普遍性像它们的重要性那样值得重视) ) )并把它们安置在科学的结构之中。0[ 2]弗洛伊德通过把人的精神区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为精神分析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也为解释人的精神存在及本质问题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精神存在的基本结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组成的。他借鉴费希纳的观点,从静态学的观点研究了潜意识、前意识与意识的关系,认为人的精神可以形象地比作为一座冰山,那露出海面的极小的一部分是意识;介于水面的那部分,它随着海水的起落忽隐忽现是前意识;深藏于水面之下并承载着整座冰山主体的那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者分别处于人的心理的深层、中层和表层。这三部分处于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状态,潜意识与前意识均属于无意识,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一个独立的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逻辑角度上来看,意识是由无意识发展而来的,无意识是人的意识的动力与基础。
希腊自恋神是谁
希腊自恋神是 Narcissus
纳西瑟斯(Narcissus)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仙女。纳西瑟斯出生后,母亲得到神谕:儿子长大将变成天下第一美男子,但他会因迷恋自己的容貌郁郁而终。
为了逃避神谕应验,纳西瑟斯的母亲刻意安排儿子在山林间长大,远离溪流、湖泊、大海,让他永远无法看见自己的容貌。纳西瑟斯如愿平安长大,亦如神谕所料,容貌俊美非凡。见过他的少女,无不深深地爱上他。可是纳西瑟斯性格高傲,没有一位女子能得到他的青睐。他只喜欢与友伴在山林间打猎,对倾情于他的少女不屑一顾。
报应女神娜米西斯(Nemesis)决定教训他。一天,纳西瑟斯在野外狩猎,天气酷热,这时,一阵清凉微风吹来,他循着风向前走。来到一个水清如镜的湖。湖泊对纳西瑟斯来说是陌生环境。他坐在湖边,伸手摸一摸那是一种什么东西。当他看见水中一张完美的面孔,不禁惊叹:这美人是谁呢?他向水中美人挥手,水中美人也向他挥手;他向水中美人微笑,水中美人也向他微笑。但当他伸手去触摸那美人,美人却立刻消失了;当他把手缩回来,美人又再次出现,款款深情地望着他。
纳西瑟斯浑然不知浮现湖面美人其实就是自己的倒影,他深深地爱上倒影美人。为不失去这可人儿,纳西瑟斯日夜守护在湖边,不饮不食,不休不眠;时而伏在湖边,时而绕岸漫行,目光始终不离水中倒影。终于,神谕应验了——纳西瑟斯因为迷恋自己的倒影,枯坐死在湖边。
仙女们得知纳西瑟斯死亡的消息,悲伤欲绝,纷纷赶到湖边,想好好安葬心中情人的尸体。她们看见纳西瑟斯惯坐的湖边,长出了一丛清幽、脱俗、高傲、孤清、美丽的奇异小花。原来,爱神怜惜纳西瑟斯,把他化成无名花,盛开在有水的地方,让他永远看着自己的倒影。仙女们把这花命名为Narcissus(纳西瑟斯)。
我是谁?????
首先应该学会如何用“非我”来看待这个世界,然后再用“非我”来看待属于这个世界中的“我”。这是研究“我是谁?”的先决条件。
所谓“非我”,你是要站在绝对公正和绝对“天道”(易经)的眼光看待一切事务,毫无自我意识存在、毫无个人功利个人品味得失等等。这一点在诸多宗教和中国的佛教、道教中都有这样一个“非我”的代名词。比如上帝、天道、佛祖等等。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假想出一个代表出来,作为你日常督促自己的一个象征符号,比如说毛主席。
在研究“我是谁?”过程中,不要强迫自己研究这个谁?因为汉语中这个谁多数仍然代表一个人,只是这个人是未知数而已。你应该研究“我是什么?”这样更贴切,也不会把你引入歧途。这个“什么”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类似心灵、思想之类的意识流。
当然,单纯从纯哲学角度研究“我”是很难的,最好配合以现代科学和古代哲学经典。比如说《道德经》《易经》《霍金的宇宙》《世间简史》《宇宙全息自律》等等,通泛地了解世界是什么,再来看看一看“我”到底是什么。
“我非我”
“我是谁”的“我”,是普遍意义上的“我”,可指任何一个人本身,因而实际上不过是“人”的代名词。
“我是谁”,是任何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他自己的一种自觉意识,在这种自觉意识中,他成为他自己思考的对象,于是,他因这种思考把自己二重化为主体与客体——“我是谁”的思考者是作为主体的他,而“我”与“谁”都是他所思考的对象——客体,其中“我”是作为客体的他,“谁”是作为客体的他的未知的归属。
这意味着,“我是谁”中“我”与“谁”是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正因为是这样一种关系,“我是谁”才成其为一个可以被探究的问题。
由于“谁”是区别于“我”的,故“我是谁”是意味着它的思考者不满足于自我同一的自我意识——“我是我”,而是超越了这种“我是我”的意识,而达到了否定“我是我”而肯定“我不是我”的意识。
“我矛盾”
在“我不是我”这种自我意识中,“我”被异化为“非我”,只是这个异化是以“我是我”的自我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我不是我”应该被合理的理解为“我不仅仅是我”,或者更确切的说,就是,“我”是“我”与“非我”的对立统一。
这意味着“我是谁”这个问题,是表明思考者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矛盾体。在这个矛盾体中,“非我”是内在于“我”的一个部分或方面,这个方面相对于“我”,是内在地否定“我”的存在的方面,“我”则是肯定“我”的存在的方面。可见,“我是谁”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的存在问题,它蕴含着肯定人的存在乃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
“我变化”
人的存在的这种矛盾性,意味着人的存在是变化的。“我是谁”的问题是人对自己的存在的变化的一种自我意识,他意识到自己变了,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因此需要重新来自我确认已经变化了的自己的性质。
“我有什么?”
那末,怎样来自我确认已经变化了的自己的性质呢?
“我是谁”的“是”,即有也。这个问题逻辑地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我是?”这是对我的有或无的一种怀疑,只是“我是谁”这个问题已经确认了我的有,因其自我确认了有,所以才有进一步的“我是谁”的问题;
其二,“我是谁?”这实际上是说“我有什么”?
由此可见,人是根据自己有什么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
“我将有什么?”
如果说“我是谁”就是“我有什么”的话,那末,相对于“我是我”,“我是谁”就是表明我之失的状态,“我是我”则是表明我之得的状态。换言之,“我是谁”是人对自己得失的一种自我意识,所谓患得患失是也。
但是,在这种患得患失的自我意识中,“我是谁”又是表达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关注——“我将有什么”?
“我决定我将有什么”
因“我是谁”是基于“我是我”,即是在“我有我”的前提下来卜问“我将有什么”,故对于“我将有什么”的问题,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我将有什么”的根据在“我”,是“我决定我将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