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熊孩子贪玩游戏如何骗其母10万余元?
日前,11岁的小明(化名)因贪玩游戏,竟冒充“中央公安”给母亲发短信,以协助调查黑客案件为由辍学在家,且不断索要钱财直至倾家荡产,直到蒙在鼓里的母亲报案后,事情才真相大白。
自2016年6、7月份起,小明就一直在网上玩游戏。9月中旬,小明妈妈突然收到一条来自“中央公安”的短信,称小明涉嫌一起黑客案件,让小明立即辍学在家协助调查。
一开始,小明妈妈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对方为证明自己的身份,称可通过卫星监视他们一家的一举一动,并数次发来生活照片,这让小明妈妈信以为真。
此后,“中央公安”要求小明的父母将数张银行卡,与小明使用的支付宝绑定,并三天两头以调查黑客的名义要求往卡上存款,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再由小明通过支付宝支付给对方。
到2017年6月,这个家数年的存款已分文不剩,只得变卖手机和电脑,甚至向银行贷款。
直至几天前,小明妈妈无意间与邻居说起此事,邻居称看到过浦江公安发布的防诈骗宣传,其中就有冒充公安诈骗的内容,小明妈妈这才想到自己可能是被骗了,来到派出所报案。
警方经过询问,真相很快水落石出。原来,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玩游戏,小明编造出“中央公安”一事,从此辍学在家“协助查黑客”(即玩游戏);所谓的短信和卫星监视照片,也是他一手策划的,而父母存进卡里的钱,全被他充值游戏和购买装备上;在得知父母没钱后,便以公安的名义要求父母变卖电脑手机、办理贷款。
经查询,自2016年6月以来,小明在游戏里共挥霍人民币10万余元。
轰动的网络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黑客入侵造成损失的问题
这个损失还算小的,你如果换一个想法就可以了,比如说如果你是可口可乐公司,他的配方就在计算机里面,如果被扫描了那价值是多少万啊?那就不用说国家机密了,也更不用说武器制造的数据了,那价值是无法估计的,那些计算机瘫痪都是小钱。
阿桑齐是谁
朱利安·阿桑奇被称为“黑客罗宾汉”,作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认为,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9万多份驻阿美军秘密文件的泄密让他足以成为创造历史的人物。39岁(2010年)的阿桑奇,因涉嫌在瑞典强奸及性侵犯2名女性,被通缉,2010年12月7日他向伦敦警方自首,随即被押送到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聆讯,保释申请被驳回。
中文名: 朱利安·阿桑奇
外文名: Julian Paul Assange
别名: 黑客罗宾汉
国籍: 澳大利亚
出生地: 澳大利亚汤什维尔
出生日期: 1971年
毕业院校: 墨尔本大学
主要成就: 2006年创办“维基泄密”
目录
人物简介
揭秘行为
杀身之祸
人物轶事携一台电脑闯天下
成为美国政府“眼中钉”
称如被暗杀追随者将公布大量破坏性机密
维基解密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解密信息缺乏审核
“被抹黑”
相关评价
或遭起诉
生活现状隐秘生活
行事古怪
强奸门陷入“强奸门”
红色通缉令
厄瓜多尔庇护
厄否认为阿桑奇提供庇护
维基揭秘创始人藏身伦敦 英国警方拒抓捕
阿桑奇最早可能在本周被英国警方逮捕
阿桑奇在伦敦被捕
阿桑奇被捕后各种传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将不会要求引渡阿桑奇
阿桑奇出席伦敦法庭听证时表示拒绝引渡
美国正对阿桑奇展开调查 或以间谍罪起诉
澳外交人员将应阿桑奇请求提供领事协助
明年初曝金融业猛料史上最强冲击将至
搞垮几家银行不成问题
揭露丑闻感觉很爽
在伦敦被捕
个人作品2010年12月 《阿桑奇自述文章》
人物简介
揭秘行为
杀身之祸
人物轶事 携一台电脑闯天下
成为美国政府“眼中钉”
称如被暗杀追随者将公布大量破坏性机密
维基解密 不受任何法律限制
解密信息缺乏审核
“被抹黑”
相关评价
或遭起诉
生活现状
隐秘生活 行事古怪强奸门
陷入“强奸门” 红色通缉令 厄瓜多尔庇护 厄否认为阿桑奇提供庇护 维基揭秘创始人藏身伦敦 英国警方拒抓捕 阿桑奇最早可能在本周被英国警方逮捕 阿桑奇在伦敦被捕阿桑奇被捕后各种传言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将不会要求引渡阿桑奇 阿桑奇出席伦敦法庭听证时表示拒绝引渡 美国正对阿桑奇展开调查 或以间谍罪起诉 澳外交人员将应阿桑奇请求提供领事协助明年初曝金融业猛料
史上最强冲击将至 搞垮几家银行不成问题 揭露丑闻感觉很爽在伦敦被捕个人作品
2010年12月 《阿桑奇自述文章》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汤斯维尔市。他的母亲“克莱尔”(化名)在他满周岁时和一位导演结婚。和他成名之后不断流浪、变换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一样,他幼年时的家境也一样处于不断地变迁之中。在他8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再嫁给一位暴虐的音乐家,不久又分居。有证据显示克莱尔的新丈夫归属于一个邪教组织,该组织劝说入教家庭的母亲将自己的孩子敬献给教主。自觉不妙的克莱尔带着阿桑奇逃离,在他只有14岁时,阿桑奇就已搬了37次家。频繁的迁居使阿桑奇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学龄教育,但他依靠自学读了大量书籍。 逃亡中的克莱尔在一家电子产品商店的对面租了间房子,阿桑奇经常到店里的一台Commodore 64型电脑上编程。后来,克莱尔把这台电脑买下作为礼物送给阿桑奇,正是在这台电脑上,阿桑奇学会了如何破解常用程序。在16岁时,阿桑奇得到一个调制解调器,并以门达克斯(Mendax)的名号联上了当时还未成形的互联网,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声誉,被称为“能够闯进最安全网络的高级程序员”。他甚至和两名黑客组成了一个名为“跨国颠覆”的小组,曾闯入欧洲和北美的保密计算机系统。阿桑奇和他的黑客伙伴们的活动日趋活跃大胆,引起了当局的注意。澳大利亚联邦警察针对他们展开了名为“天气行动”的调查行动。 在此期间,阿桑奇和一个16岁的女孩建立了关系。当他18岁时,那位姑娘怀孕,两人举行了非正式的婚礼,不久后阿桑奇有了自己的儿子。 1991年,阿桑奇20岁。9月份,他侵入加拿大电信公司“北方电讯”设在墨尔本的主终端,然后在那里四处刺探。多年后,首席检察官在法庭上描述阿桑奇几乎不受限制地访问那个系统时说道:“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某天深夜,阿桑奇侵入系统时发现系统管理员也在线上,便试图联系他:“我已经接管了系统”。但管理员没有搭理他,于是阿桑奇给他留了一条消息“我在你的系统里玩得很开心。我们没有做任何损害系统的事情,反倒在有些地方给它做了些改进。请不要通知澳大利亚联邦警察。” 系统管理员当然通知了警察。正是由于他们对北电的入侵,使“天气行动”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联邦调查人员开始窃听电话,寻找黑客们的线路。10月29日晚上11点,警官肯•戴伊敲开了他的门,对阿桑奇说:“我想你已在等着我来了吧。” 阿桑奇被控31项与黑客有关的犯罪行为。当局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将此案提交给法庭。他原本可能被判处十年徒刑,最后只是支付了一小笔罚款就息事宁人了。 在三年的候审期间,阿桑奇还得去争取他儿子抚养权。一定程度上,这比他的黑客案更为痛苦。1991年10月,阿桑奇在被逮捕前夕,他的妻子携子离家出走。直到1999年,经过30多次听证和诉讼,阿桑奇才和妻子达成了监护权协议。法院审理完监护案件后不久,阿桑奇的头发就从黑褐色,变成为失去颜色的灰白色。 朱利安·阿桑奇
结案之后的阿桑奇变得疲惫万分。他兼了数份工作,尽最大努力挣钱抚养儿子。辗转职场多年,见识了无数的人与事之后,他逐渐意识到,人类最关键的斗争,并不是左派与右派之争或信仰与理性之争,而是个体与机构之争。他草拟出一个类似宣言的文件,标题为《阴谋即统治》,旨在应用于政治领域。他认为,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线路被破坏,那些阴谋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便注定会缩小,而当这种交流趋近于零的时候,阴谋就会被瓦解。泄密是信息战的一个工具。 这些想法不久便催生出了“维基解密”网站。2006年期间,阿桑奇把自己关在大学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开始工作。网站架设在一家名为PRQse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空间上。提交的资料会首先被送到PRQ上面的网站,然后被传到设在比利时的“维基解密”服务器,然后再传到“在法律方面比较友善的另一个国家”。 这整条渠道以及通过它所传输的资料都是加密的。系统中仍然有薄弱环节,但“它的安全性已经是远远高于任何银行网络了。” 2006年,朱利安决定创建“维基解密”,在他看来,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会有效的阻止非法治理。自从他公布身份后,美国决定追捕这位创始人。2006年12月,“维基解密”公布了它的首份文件:这是一项“秘密决定”,由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法院联盟”的领导人谢赫•哈桑•达赫•阿威斯签署,被从通过Tor网络传递的内容中挑了出来。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始终没有得到确认,而关于“维基解密”的新闻很快取代了对解密文件本身的关注。 随着“维基解密”日益引人瞩目,阿桑奇的行踪也越来越难为人掌握。他不时与朋友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联络一下,但从来没有透露他的确切活动。一个朋友告诉我,“我们总是在问:'朱利安在哪里?'永远都难以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就好像他刻意要隐藏起来似的。”对于想要起诉“维基解密”网站的人,阿桑奇通常不屑一顾。2008年,“维基解密”公布了山达基教(Scientology)的保密手册,教会聘请的律师要求它删除这些内容。阿桑奇对此的回应是公布山达基教的更多内部资料,并且宣布,“‘维基解密’将不会屈服于山达基教滥用法律的要求,正如‘维基解密’不曾屈服于来自瑞士银行,或俄罗斯境外干细胞中心,或前非洲当权派,或五角大楼的类似要求。”在他的网上作品里,特别在Twitter上,阿桑奇对于他所认定的敌人毫不留情。与此相反,在电视上——他的行为却异乎寻常的冷静。在演播室的灯光下,他灰白的头发,苍白的皮肤,冷静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使他似乎像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外星来客,坐火箭来到地球,向人类揭示一些隐藏的真相。他僵硬的举止和他那缓慢而低沉的男中音,都加强了这种印象。然而私下里,阿桑奇通常却是一个充满活力而又丢三落四的人。他可以长时间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某事,但也会做出忘记预定机票,或预订机票但却忘了付款,或付款买完机票却忘了去机场之类的事情。他周围的人们似乎都愿意照顾他。他们确保他能到达该去的地方,而且在动身之前没有把自己的衣服落在烘干机里。在这种时候,他并不像是一位已经取得了巨大影响的人士。 2010年12月1日,国际刑警组织近日发出红色通缉令,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通缉朱利安·阿桑奇。这一案件起源于阿桑奇去年8月在瑞典与两名女性的纠纷。当时,阿桑奇正在申请瑞典居留权,试图利用瑞典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维基解密网站。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两名女性向检方称,其与阿桑奇的性行为最初是自愿的,但随后演变成为非自愿行为。一名女性称,在安全套破裂之后,她要求阿桑奇暂停,但这一要求被阿桑奇忽略。阿桑奇否认有任何过失,暗示这一案件是美国试图打击维基解密而实施的诬蔑手段。
编辑本段揭秘行为
政府和大机构隐藏了太多秘密,阿桑奇说,自己无意损害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至今为止,“维基泄密”卷入了大约100场官司,有人指责阿桑奇打着自由的旗号损害国家利益。 因为“维基解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它也成为美国及其它一些政府的“眼中钉”。此次驻阿美军作战记录的泄密令美国政府震怒。在美国公众越来越多地对赢得阿富汗战争的可能性提出质疑的情况下,这些泄露的文件又为这场战争描绘了一幅严酷的图景。白宫对维基解密网站向公众泄露九万份有关美国领导的联军在阿富汗军事行动的文件提出了谴责。 发言人吉布斯辩解说,这些泄露的文件大多是已经过时几个月的低级别的报告,不能反映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清剿战略为局势带来的积极变化。他还说,奥巴马总统不需要通过这些泄露的文件去了解平民伤亡的严重性,而发表这些文件会增加美军和联军士兵所面临的危险。 但是有媒体称,泄漏这些文件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危险也许是进一步损害人们对阿富汗战争已经动摇的信心。这对美国政府来说或许是最难以接受的局面。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说,美国认真对待机密信息的处理,把这类材料发送给无权获取机密情报的人是威胁美国安全的。阿桑奇未来的命运和评价,只能交给时间来安排。
徐玉玉案黑客受审 贩卖个人信息怎么判
什么是贩卖个人信息罪
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贩卖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