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父母与孩子是“话题终结式聊天”?与孩子有话可聊,不妨怎样做 ?
父母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孩子与自己出现代沟的?许多家长的回答是与孩子没有话题的时候。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们不用担心与孩子有没有话题,因为孩子的倾诉欲望旺盛,所以愿意和父母谈论各类话题。但是随着年纪增大,孩子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同时也拥有新的倾诉对象,比如老师、同学等等。因此,家长们也发现自己和孩子没有了话题。
有这个烦恼的不仅只有普通的爸爸妈妈,连明星家长们也有这样的苦恼。前段时间叶一茜就晒出了自己和女儿森蝶的聊天记录,聊天记录中叶一茜询问森蝶对电影《哪吒》的看法,没想到森蝶却非常“高”冷,每一句话都能终结这次聊天。
比如,妈妈问道:“电影好看吗?”,女儿回道“好看”,就再无下文。网友们纷纷吐槽乍一看还以为是和“女神”聊天,连叶一茜也自嘲道与女儿是“话题终结式聊天”。
然而这样的聊天记录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当父母和孩子没有话题的时候,双方之间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这件事让很多家长无法接受,因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依赖着父母,也愿意和家长多聊天。然而现在长大了却与父母关系变得冷漠,因此大多数家长都想改变这种状态。那么父母与孩子容易“把天聊死”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一、为什么有的父母和孩子聊天,容易“把天聊死”
确实有了代沟,父母不懂孩子想法。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想法,因为年纪差距而有代沟这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当孩子聊起电子游戏、动漫综艺时,家长们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了解过这类话题,那么出现和孩子“把天聊死”的情况也并不奇怪。家长们总不能和孩子讲讲自己的工作经历或是生活趣事吧,因此在某个时间段孩子会因为没有话题而不与父母交流也是很正常的。
孩子处于叛逆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孩子进入中学之后,大概率也会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有个特色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很成熟而反抗大人的所有意见。因此孩子们会拒绝与父母交流,因为他们可能觉得父母会约束他们的自由。除此之外,孩子们也拥有了很多朋友,他们会选择和朋友吐露自己的烦恼和快乐,面对父母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些尴尬。
家长一个劲地说,不给孩子反馈的机会。
有的家长或许是在与孩子交流时过于着急,所以把询问和诉说作为亲子沟通的方式。因此这类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孩子并没有主动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想法,因此这并不是主动沟通,交流效果也不好。叶一茜与森蝶就是用这种方式沟通的,因此才被称为“话题终结式聊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有的家长与孩子聊天时采取了错误的沟通方式。当孩子在和父母聊天是无法感受轻松、自在、愉悦,所以孩子也不愿意与父母聊天。
二、孩子不愿与父母聊天,其实是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倘若家长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也会拒绝交流。
部分家庭的问题是出在沟通方式上,比如从来不和孩子交流的家长,某一天突然把孩子叫住,说是要和孩子聊天,这样的沟通方式并不能促进亲子间的交流。或者是家长和孩子聊天时,始终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家长地位,双方没有平等,那么孩子也会觉得与父母聊天很难受。
并且有些家长根本不是想和孩子聊天,而是想找个机会教育孩子,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中带有很明确的目的。
比如父母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夹杂着各种大道理,或是用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比较。父母或许是想说教,有的父母甚至只是和孩子一起观看美食节目,都能把话题拐到孩子不会做饭,将来该怎么独立生活之类的话题。于是,孩子们为了逃避说教,而拒绝与父母交流
因此,当家长们发现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聊天时应该首先意识到的交流方式或许出了问题。当父母与孩子聊天的时候因为缺乏话题、强行找话题或是固执说教而导致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时,大家也应该意识到自己应该做出改变。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能与孩子有话可聊呢?
三、父母如何跟孩子有话可聊?从这些方面下手
☆增加与孩子的共同经历。
这是增加话题的好方法,比如带着孩子去户外烧烤、去博物馆参观、去看一场电影等等。拥有共同经历的人关系也会更加亲近,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能在共同经历中得到升华。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某个时间段一直呆在一起,对彼此更加熟悉;另一方面是因为两人有了共同话题,可以讨论经历中的酸甜苦辣。
☆了解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家长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比如他们喜欢的书籍、综艺、动漫等等。倘若家长们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些,大家也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科普”,达到交流的目标。不少家庭中,即便孩子处于青春期也与父母关系很好,有的妈妈和孩子一起看偶像演唱会,有的爸爸会带着孩子一起打球。有共同兴趣的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与孩子交流时,把他当做朋友。
如果家长愿意真诚与孩子交流,相信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因此爸爸妈妈们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应该把孩子当作朋友,话题可以自由一些,不要有那么多避讳,这会让孩子对亲子交流有美好的体验。
如果孩子在任何年龄段都能与父母聊天,这也说明他很幸福,拥有与自己用共同爱好、同种观点并且会真诚、平等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的孩子大多生活在融洽的家庭环境,将来也会过得更加快乐。
因此,爸爸妈妈不要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更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请放下作为家长的架子,多和孩子聊天吧。
《网络谜踪》与其他同类悬疑片比有哪些亮点?
在我看来,《网络谜踪》的开场就是一个好的电影开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开场。
它先是通过电脑屏幕展现了一系列我们熟悉的操作,很直观地交待了影片的主要表现形式。紧接着又通过类似于发送短信、创建文件夹、上传照片、打开家庭录像、重命名文件、搜索关键字等电脑行为,为我们交待了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随着照片、视频的不断变幻,我们得以迅速地了解主人公大卫及其家人的相关经历。
更为厉害的是,影片仅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整清晰地传递了大卫一家人从美满到创伤的情感变化,为影片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也为影片因女儿失踪带来的诸多疑云制造了悬疑。
其次,《网络谜踪》的电影表现手法极富创新性:它全程以电脑屏幕为主要叙事画面,通过电脑里的社交软件、短信、邮件、视频电话、存储的相片与视频、网上视频等方式,讲述了一个很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悬疑故事。仅以电脑屏幕作为叙事画面,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故事的剧情推进、“案件”的真相线索等元素,是这部被称为“桌面电影”的《网络谜踪》最显著的亮点。
最后,充分勾勒的细节,让电影里每个角色的行为都变得“可信”与“真实”,而做到了足够的“真实”之后,这样的情感也在无需长篇冗读的前提下,变得动人。我认为细节不光体现在情感表达上,在整个事件的推进与反转中几乎无处不在。凶犯早露出马脚,又不着痕迹;父亲登录女儿直播帐号时忽然登入又下线的可疑帐号;叔叔抽大麻的习惯;突然而至的暴雨……所有看似无心却又精巧的设计,都随着故事的进展突然绽放,自然精彩。
综上所述,《网络谜踪》是部成本低,新意足,叙事精彩的电影。不难想见,随着电影在评论与商业上的成功,将来会有一系列类似电影出现在观众视野之中。
《关于我妈的一切》让人哭湿了口罩,你和妈妈之间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这部影片讲了一个俗套却又精彩的故事,虽然和李焕英一样讲述的都是关于母亲的电影,但是两部电影给人的感受却不相同,也没有办法说谁更好。徐帆饰演的妈妈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也不我们所有人的妈妈,换句话是,这样近乎完美妈妈在这个世界上是很少见。
越长大越懂事,对父母越有耐心。喜欢听他们唠叨,喜欢给他们解释。在许亚军扮演的丈夫刚得知妻子患病在医院那个感慨挺心酸的。我们真的容易忽视身边人。包括身体,包括情绪。有条件定期体检很有必要,珍贵的东西往往很便宜很容易做到,而我们却舍近求远,我们一味追逐金钱地位名誉,却不知父母想要的很简单,陪伴、子女健康。影片最后女儿只能通过,过去的聊天记录来回忆母亲。我想说就算很忙多跟父母视频一下,语音一下吧。
记得中学的时候每天中午都要睡午觉,就让妈妈叫我起床,两点半的课,从家去学校十五分钟,我妈每次两点十分才叫我,每次总埋怨她让我迟到,后来她解释她想让我多睡会!还有我妈有次换衣服的时候,指着她的妊娠纹说,这都是你给我留的记号啊!虽然我妈是笑着说的,但是现在想想觉得好难过!
我也经常跟我妈妈生气,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总觉得她管的很多。我妈妈是个很坚强的人,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我妈妈只哭过两次。第一次是上初中时我妈妈打我,后来我去上学了,第二周回来时我阿姨告诉我我妈妈当时都哭了,因为她把自己手都打痛了,很担心有没有把我打痛。第二次是我跟我妈妈吵架,我妈妈觉得很委屈。好像只有我才能把我妈妈弄哭。我希望以后我不要老是惹我妈妈担心难过,虽然这只是我一时的感慨,但是希望以后自己能对妈妈好一点。
我还记得高一时,应该有好几个月没见到妈妈了,不是放假时间,妈妈去学校看了我,那时候没有电话,还是保安去叫的我,让我很意外,中午匆匆跟妈妈吃了饭,妈妈送我进了校门,我一路忍住眼泪走到教学楼,生怕妈妈会看到我的难过,然后我站在教学楼的一个柱子后面偷偷回头,才发现妈妈一直在校门口看着我,回到教室我就忍不住让眼泪流出来,还把同桌吓了一跳。
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她所熟知的都是生活中见过体会过的事物,在我们看来多么基础的百科知识,对她来说都是奇妙无比,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了让我成长的更好,我想她认为我就是她的诗和远方吧,可是我想带她去看星辰大海。所有的子女们,我们应该要珍惜父母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