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还记得“潦倒高考状元”吗,现在怎么样了?
很多家长在小的的时候总是习惯让自己的孩子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多和成绩好的玩一起,要是遇到了成绩差的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每次心理都不免会感到嫌弃。
还记得“潦倒高考状元”吗?被11所美国大学拒绝,现在却完美逆袭
大家喜欢用用成绩来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成绩好就觉得什么都好,成绩不好就觉得干啥啥不行。李泰伯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从小成绩就非常的好,在高中的时候更是名列前茅。还因为太过于优秀还没高考就已经得到了很多大学的保送名额,其中还有来自北京清华大学的。
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在李泰伯做出参加高考决定前的时候他其实是有了出国留学的打算,甚至已经向11所美国的高校投入了简历,可是没想到当时没有一所高校通过他的申请。最后他改变主意参加高考,以703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在国内被众多高校争抢的一个学霸为什么连国外的一所高校都没有通过?那是因为国外的高校更看重的是个人生活中的综合表现,一个人的成绩做的再漂亮,如果在生活之中的素质等等综合实力不过关的话,也是不够国外的入学标准的。
正因如此,曾经一段时间中李泰伯被众多媒体奚落为是“高分低能”的人,还有人给他起了外号“最潦倒高考状元”但是李泰伯并没有气馁,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一年之后,又转到香港大学继续进行学习。
2012年李泰伯顺利的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在这之后,不断加强自己的李泰伯接连去到了英国剑桥,牛津大学等等国外名校进行深造。现在的他可谓是坐实可完美逆袭的宝座。
所以家长们不需要担心自家的孩子成绩一直上不去怎么办,其实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成绩并不能决定一切。现在社会对青少年的综合实力要求也逐渐变得高了起来,所以成绩不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依据。
孩子成绩好家长别得意,避开学霸易犯的误区,才能让娃更出息
误区一:孩子就应该读死书
其实有很多孩子可能会天生反应就会迟钝一些,所以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或者是很多人对某科知识点怎样都记不住,于是家长一着急没办法了就只能让孩子硬着头皮天天泡在书本中开始死记硬背。
知识来自于书中固然重要,但是书中展示的很多都是一些观点理论性较强的东西,对于刚刚接触新知识的孩子来说想要理解更是难上加难,读死书只会让他们更加的困惑。
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了解书中的知识,转换成一种更简单的形式去让孩子们理解,学会举一反三。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让孩子只会埋头读书,更要听老师讲。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其实都是在老师的口中得到的。
误区二:一次的排名就能决定孩子的最终成绩
现在很多的学校为了让孩子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自己在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都设置了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的公布。
特别又是初高中,不仅把排名罗列在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公告栏上,还会以信息的形式发送的家长的手机上。
这样就会直接的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有比较就有争议。如果排名一旦较于前几次成绩下降的话,家长就会认为这个孩子肯定起不来了。
其实一次的排名并不能代表着全部,有的时候一节过程是不能代表结果的,家长的态度是会影响到孩子的。
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对待孩子成绩排名表示“胜不骄败不馁”,在孩子诚意突出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表扬,当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表示出自己的支持和信任,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有的时候压力并不是动力。
误区三:发展个人特长兴趣一无所用
很多家长们会为了让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而强制性的阻碍他们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但是家长却没能真实的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是否相比在教室更适合在运动场。
现在很多学校都推出了特长生班级,为的就是发展大家的特长和兴趣来弥补上成绩的缺乏。并且现在很多的高校在选择生源的时候更看重突出的特长实力。
像“奶茶妹妹”章泽天就曾凭借自己的健美操特长跳进了清华大学的门槛,还有写作能力超群的蒋方舟还让清华大学为其降60分录取。
所以当面临孩子的志向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想法,不要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否定他们的决定。有的时候,如果你在一件事上做到最好,那么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梅州高考状元榜
梅州高考状元榜有闫菽灵、林展、李建康等。
从年级考试200多名到全市理科第一名,是闫菽灵用8个月时间实现的“逆袭”。高三第一学期的国庆节前,班主任黄采兰老师召开班级动员会:“假期还会有,但高考就这么一次,要拼了!”从那时起到高考前一个月,闫菽灵一直保持着晚上复习到零点30分休息。
不喜欢玩QQ、少聊微信,闫菽灵很少用手机,甚至连自己的手机号码也记不住。闫菽灵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爱好广泛,不仅喜爱各种球类运动,还对烹饪特别感兴趣,初一时她买了一本厚厚的菜谱,如法炮制给父母做一道道美味。
闫菽灵的优势在于其主动学习,听取意见建议并有很强的执行力。高考考完后,闫菽灵对题发现自己错、漏一道题,伤心了好一会儿,不过生性乐天派的她很快走出难过情绪,而最后数学单科139分、总分686分与其估算成绩相近。
最近网上流传的寒门状元之死是怎么回事
简单说,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聪颖过人的寒门学子,通过勤奋努力实现人生逆袭考上名校,却因为人正直,不帮富二代作弊、不为老板做假账而处处人生受限。更为悲剧的是,25岁就因病早逝。
截图自“才华有限青年”企鹅号,微信公号文章已被删除。
文章发布十几个小时后,“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然而,对文章刷屏引发的争论和反思并没有结束。
真人真事,还是毒鸡汤?
《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之死》首发于微信公号“才华有限青年”,是“咪蒙”公号矩阵中的年轻成员。
这篇爆款文章发布之后的那个午夜,成为朋友圈转发语的“分水岭”。
最开始的几个小时,很多人转发文章时的转发语是:
“看哭了!每个人都用力地活着,然而,人间不值得……”
“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这个社会@#¥%……”
“这个男孩真的太惨了!好人为什么都不长命?真希望这个故事是假的……”
也许是“希望假”的网友一语成谶,没过多久,对于这篇文章的质疑引发文章第二轮刷屏。
“太假了!bug好多!”
“怎么文章里都是坏人,就作者自己又有钱、又有本事、又善良?玛丽苏小说看太多了。”
禁不住推敲的细节和逻辑
随着文章越来越受关注,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和价值观的反思越来越多。虎嗅APP提及的几点bug引发广泛认同。
其中,主人公2013年参加高考,高中时看过《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的上线时间是2014年。这成为质疑否认作者“非虚构写作”的硬核实锤。
针对文章中提及毕业2年就成为阿里巴巴P7级的员工,阿里巴巴公关部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回应称:情况不属实。
而除了故事真实性有待商榷,作者对自己人设的打造,成为引发读者反感的另一重要因素。
优秀毕业生,25岁职场小白就能单独与重磅投资人谈笑风生,在北京租住1万月租的公寓,有能力和爱心负担同学妹妹的学业费用……
而文章中出现的其他人:不给打小抄就群殴的富二代、逼迫正直会计做假账的黑心老板、对年轻姑娘不怀好意的投资大佬、只会吹牛皮对男主去世麻木不仁的高中同学……
如何不被“毒鸡汤”欺骗?
然而,就在文章被指出重重问题之时,依旧有网友提出自己的看法:就算是假的又如何?那重要吗?影射的事实不存在吗?
这种观点并不是主流。
更多人希望“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如果非要用“爱的马赛克”隐藏部分真实,就不要处处强调“这都是真的”。
因为,“善必须以真为前提。”
那么,在毒鸡汤屡屡刷屏的今天,善良的你如何不被“毒鸡汤”蒙蔽了清澈的双眼?@鹿之谷中 在微博上给出中肯建议:
1、没有明确信息来源的,不要相信;
2、“我有一个朋友”这样的故事,不要相信;
3、试图用一个完美的故事给你讲人生道理的,不要相信;
4、出自某些团队之手,不要相信。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
一个真正用力活过的人
“用力”很重要
“真”更重要
当年高考900分考入北大的广东状元,为农民父母争口气,如今怎样?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也有很多的选择需要我们去做决定,做出了选择之后,也要为之付出努力。高考,虽是一场考试,但是汇聚了考生们三年的心血,必需要从高一就开始打牢基础,努力学习,才会在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现在的高考,早已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可以说是决定着考生的“命运”。高考也是最公平最公正的一场考试,全凭分数来定夺。高考,对于很多的寒门子弟来说,是走向成功成为有用之人的一条最近的道路,可以帮助考生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一年的高考,都有很多寒门子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名校录取,毕业之后也是大有作为的。
在18年前,就有一位广东状元,他以900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农村的父母都把他当成是自己的骄傲,那么,他的现状如何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贫穷孩子的逆袭之路,考上北京大学
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名叫谭志佳,谭志佳的家乡在广东佛山的一个小山村里,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条件也不富裕,虽然不富裕,但是他的父母都在尽自己的能力,给予谭志佳最好的生活条件,他也一直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
虽然谭志佳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也都一直要求谭志佳要好好学习,毕竟读书是改变他命运的唯一机会。
谭志佳将父母的话都记在了心里,虽然学习条件有些艰苦,但是他从未想过要放弃,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去到城里最好的高中上学。谭志佳知道自己没有过人的才智,所以他不敢怠慢,从高一开始就认真学习,从来没有荒废过自己的时间,三年如一日,终于,在高考时,谭志佳获得了满分900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
二、不忘初心,积极学习,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去到北京大学之后,谭志佳也没有放松自己,在北大这所人才济济的学校,谭志佳依旧是人们眼中的学霸,他多次获得了北大的奖学金,他待人温和,做事认真,学习刻苦,这样的他,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班长,照顾着同学们,也被同学们尊敬着。
三、广东小伙成为了大学教授,前途一片光明
大学毕业后,谭志佳本来是有机会去德国留学的,但是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他还是放弃了这个留学机会,他选择去到香港大学继续攻读生物化学专业,后来还获得了博士学位。
时间一晃而过,距离谭志佳高考的时候已经过去18年的时间了,他虽然不再是学生了,但是他依然热爱学习,现在的他成为了香港大学的教授,教书育人,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人。
在香港,他还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结语:每一份努力,都会收到成功的回报,前提是,你要去努力。